哲学老师的的30讲国学课-01《管子》的价值
从今天开始,我尝试用半个小时左右的总时长给您介绍管子这本书的精华计划五讲介绍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为什么很少有人重视管子?第二,管子中的秘密。第三,懂管子才懂儒家。另外还会有一些外传介绍深度学习管子的路径。下面我们聊聊为什么很少有人重视管子。
管子这本书的应用价值非常高。如果要找一本国学典籍可以让现代人拿来就用,那么非管子莫属。为什么?因为现在干什么事都讲究管理科学,现在西方管理学的精华,管子中全都涉及。而且更厉害的是西方管理学中还在探索的领域,管子中已经有了理论成果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啊,这种理论成果不仅仅是说起来漂亮,重要的是管子这个历史人物用的就是这些理论。他用这套理论直接把破落户齐桓公捧成了春秋第一霸主。
管子这本书中的理论是真有用,不是吹牛。但是恐怕很多中国人在听我这个讲座之前,都没注意到管子这本书,甚至恐怕都不知道这本书的存在。明明很有用,现实中却很低调,为什么?我想应该最少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管子这本书的情况很复杂。第二,研究管子的人发现管子这本书太黑心,太狠了。
我们先来看管子这本书的情况。管子这本书的著作权被归为春秋时期的管仲,也就是管子这个人。韩非子中提到过这本书,可见战国末的时期这本书已经流传很广。但是宋代朱熹认定管仲不是作者,现代学者大多同意这个看法。现在流传下来的管子是西汉刘向整理的,号称86篇,但其实丢了十篇,现存76篇,被分成了八组文章。从多方面考证看,虽然他不是管子的个人作品,但是可以说是管子学派的著作汇编,其中最晚的作品是啊战国晚期管子,隋朝之后被归类为法家。但它内容十分丰富,举凡哲学、Z治、法律、行政管理、军事、财政、经济、教育、伦理、心理、史学、文学、音乐、医学、农学、水文、地理、天文等等无不涉及。他在汉代其实是被列为道家类别的。
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前,汉朝的崛起及文景之治等等过程,靠的是黄老之学。什么是黄老之学?黄老之学就是道教的前身黄老道家,在正统儒家思想全面贡献咱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之前,法家作为大儒家的这个分支,帮助秦始皇统一中华,展示了自己的实用性,率先变成了官方的意识形态。但单纯的法家是有缺陷的。或或秦朝的这个赵高,其实也想继续掌权,并不想搞得清朝分崩离析。法家从作为管理科学有效,但不及格,秦朝才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