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长课堂-20“孝敬”把“孝顺”甩了七八条街
大家好,有人说我的孩子非常听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家庭父母的话,让我们省了不少心。可是听人说,太听话的孩子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不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中国式家长课堂-20“孝敬”把“孝顺”甩了七八条街
大家好,有人说我的孩子非常听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家庭父母的话,让我们省了不少心。可是听人说,太听话的孩子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不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那么我们到底应不应该培养听话乖巧的孩子呢?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很有意思。我来美国的时候,子三岁,每次给我记录音,一开头就说爸爸您放心,我听话,听妈妈的话。开始没觉有什么,后来慢慢的就感觉不对。三岁孩子我什么时候担心他不听话?这是传统教育,不管三七二一,头一件事就是听话。
我们先来看看创造性强的孩子都长啥样。美国某天赋教育研究机构的资料对这些孩子是这样描述的,有天赋的孩子往往不是课堂里最聪明最听话的孩子。有时他们会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取下赵老师,众取宠。有时他们又会坐在教室的角落,一声不吭。
跟一般的孩子一样,天赋儿童也有着千变万化的个性和爱好,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他们表现出自己特点,天赋儿童有着非凡的记忆力,喜欢跟成人或者年纪比自己大的孩子交朋友,喜欢质疑权威,喜开开轻松的玩笑,经常白日做梦,想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容易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看得到事物之的关系。有幽默感,看起来比同龄人早熟。投入比别人少的努力,得到比别人多的成功。智商在130上,有不同寻常的好奇心。看看上面这些描述这些天赋孩子怎么看都不像我们眼中听话乖巧的好子,他们坐在教室的角落取笑老师,爱质疑权威,喜欢与众不同,不随波逐流,更不会人云亦云。
美国有一个社会行为学家研究了一群5到6岁的孩子对他们的创造性和5种社会规范,包括卫生条例、全条例、自我控制条例、父母的叮嘱以及必须服从的条例。研究发现,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越活跃,对种条例的服从程度越低。比如说安全条例要求孩子不要跑的父母太远,不要在沙发上跳,不要给陌生开门等等。那些具有活跃的创造性思维的孩子喜欢违背这些条例,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会比较低,甚可能干出一些不安全的事情来。
很有趣的是,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的高低跟遵守卫生条例没有相关关系。就是说无论孩子的创造力高高,他们还是会遵守卫生条例的。但是这一条与我在现实的观察不太同。从中国的美国,创造性强的一般都比较邋遢,不修边幅。这个研究证实了前面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