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长课堂-22什么样的表扬才算夸之有道?
朋友们好,我们谈到美国孩子踢球不管输赢都找闪光点,都过凯旋门。有人认为这就是国内曾经流行赏识教育。其实所谓的赏识教育只赏不识,只赏识不识别,这就是一个很多人已经掉进去的陷阱。
我们先讲一个故事,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经选了50个成功人士和50个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请他们谈谈他们的家庭教育。有两个人给这位心理学家留下最深的印象,一个来自白宫,一个来自监Y。他们的是同一件事,也就是小时候妈妈给他们分苹果的故事。
罪犯说小的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其中一个又红又大我非常想要。妈妈问我和弟弟,你们想哪一个?我刚想说话,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兴,反而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妈妈的表扬让我混淆了欺诈和礼让。从此,为了得到我想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进了监Y。
那位来自白宫的人士说,小的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我和两个弟弟都争着要大的。妈说,这个苹果最红、最大、最好吃。我把门前的草地分成三块,一个人修剪一块儿,谁干的最快好,谁就能够得到它。结果我赢了。妈妈是这样表扬和鼓励我们的,通过自己真诚的努力去争取最的结果,不分青红皂白的表扬,什么结果都可能产生,恰当的鼓励会产生真诚的努力。这一个苹果牵出3种结果,欺诈、竞争、礼让。因为与这一课的内容不太相关,暂时不讨论。
其实廉价的表扬和恰当的鼓励有着微妙又巨大的区别。所谓赏识就是赏识你所识别的结果。所以首应该进行识别,然后才能进行赞赏。也就是说我们要的是有识别的赞赏,是有侧重有针对性的表扬子,而不是一味的用廉价夸张的美好语言讨好和麻痹孩子。自从美国教育接受了杜威的现代教育理后,有人认为他的儿童中心论是赏识教育的起源,因为可以用赏识的方式激励孩子的学习自主性,激孩子的自信心。
近年来在美国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质疑赏识教育。他们发现一些具有很高IQ也就是高智商的孩子,赏识教育在后来的发展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高度。相反他们中的有些人还产生了学习碍,为什么呢?
我们来看一个震惊了美国的研究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