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现代的大思想家们-35马克斯·韦伯_分析的起点:社会行动
上一节中我们说了韦伯作为欧洲之子的自我定位及其理论意义。这一节我将为大家讲讲韦伯整个社会分析的起点,也就是社会行动。
19世纪的社会科学基本上是在套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试图创建一种社会物理学。社会物理学是孔德的说法。在今天看来,这种忽视人类精神世界的研究方法不仅是缺乏吸引力的,而且是不可行的。另一方面,以狄尔泰为代表的德国文化科学传统则强调以价值为要素的人类文化的重要性,并且主要用历史的方法去发现这些价值。
新康德主义哲学家李凯尔特正式区分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文化科学的研究方法,认为两者绝对不可混同,但他本人并未发展出一套系统的文化科学研究方法。里卡尔特的思想对他的朋友马克S韦伯深有影响,但后者并不满足于区分事实和价值的世界级,而是在离卡尔特止步的地方继续前进,致力于发展一套研究价值的科学方法。韦伯把人的社会行动作为其研究的基本单元,他的研究既注意社会行动的可观察到的外部表现,又关注社会行动的主观意义。实际上他之所以选择社会行动作为基本的研究单元,就是为了在承认人的主观价值的基础上,打破应然与实然、事实和价值、主观和客观的二元对立。他既不同意实证主义者把人类行为化约为可观察的外部表现的做法,也不赞同完全回到人的主观世界进行没有任何验证标准的思辨式研究。
也就是说,他的研究方法综合了,或者至少可以说是试图综合客观性的说明和主观性的解释。他所首创的理解社会学就是这种研究方法的具体应用。那么用韦伯本人的话来说,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解释性的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说明。这个定义就非常有意思。定义的第一部分是说社会学的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解释性的理解,这就是说要站在行动者的立场上,试图去理解他采取某种行动时的主观世界,他为什么采取这种行动,动机何在?他受到什么样的价值体系或者说宗教理念的影响等等,这个是社会学的第一部分,也就是对社会行动进行解释性的理解。第二部分是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说明,这就表明了一种外部视角,也就是说不再深入行动者的主观世界而去看他的行动的过程,还有这种行动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等等。韦伯还指出,对主观意义的解释也像所有科学的观察一样,需要追求确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