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疗愈走出负面情绪-14学会不要害怕冲突,才能有「怼回去」的能力
今天我们要谈一谈害怕冲突的人,害怕冲突的人没有怼回去的能力,为什么呢?我希望我们通过这节课可以找到自己害怕冲突的根源,可以为自己练就一种能够面对冲突,面对践踏底线,迅速怼回去的能力。
用心理疗愈走出负面情绪-14学会不要害怕冲突,才能有「怼回去」的能力
今天我们要谈一谈害怕冲突的人,害怕冲突的人没有怼回去的能力,为什么呢?我希望我们通过这节课可以找到自己害怕冲突的根源,可以为自己练就一种能够面对冲突,面对践踏底线,迅速怼回去的能力。
我想每一个害怕冲突的人,内心深处恐怕都有一种愿望,那就是我希望对方可以认同我,对方能够跟我所想的一样,那么最好这样就不需要有冲突发生了,但是这往往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也就是说害怕冲突的人内心的这种希望对方和自己所想的一样,完全认同自己,彼此之间不要有冲突的期待,并不符合现实。我们必须要建立这样一个认知,那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冲突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与你是两个不同的个体,我们肯定在很多事情上有不一致的看法和感受,我们彼此肯定有不和谐的有分歧的地方,这才是人生的真实。从心理学来说,如果我们完全没有冲突,在所有的事情上都一致,这反而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状态。
心理学有一个词叫做未分化。我们可以想象两个圆,你是一个叫做A的人我是一个叫做B的人。正常的状态下,我们俩中间有一段距离是分开的分隔的,所以我们俩是彼此完整的两个月。
可是如果你想要的是我与你完全没有冲突,那么就等于是A和B这两个人完全合在一起。你不能有你我也不能有我,这种未分化是不正常的一种自我的状态。在我做个案的时候发现往往有着这样一种怼不回去,也无法去兑的困扰的人,他的自我并不独立,他的自我并不是一个我前面说的完整的圆。观察他的原生家庭很可能会发现这样的一个没有自己的那个原的人,也许与母亲有着一种共生的互融的关系。母亲可能会强势,母亲可能从小就有点吞噬这个孩子的自我,母亲可能会要求孩子时时处处都能够和妈妈所想的一样,孩子不可以顶嘴,不能够和妈妈有冲突。有的时候妈妈是以一个绝对强势的控制者出现,或者妈妈是另一个极端,一个极度的受害者,让孩子不能够去反对,去反抗。这个孩子习惯了在各种事情上与妈妈绝对一致,到他长大以后,这种共生的状态,这种未分化的状态会扩展到他关系中的方方面面。
我曾经有一个来访者,他从小和母亲就有着类似的共生互融的关系。长大后他他不敢去和别人发生冲突,很没有安全感,很没有自我感。严重到怎样的程度呢?严重到他在外外面开车和别人发生了碰撞,明明是对方的责任,但是他却完全没有办法去开口跟人家谈理赔。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个极端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