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成就孩子一生-13人际交往|学会表达才能友好交往
很多父母特别关心孩子的同伴交往,怕孩子没有朋友,又怕孩子结交不好的人,怕孩子吃亏等等。父母们关注这个问题是有根据的,因为同伴交往的好与坏对孩子的影响极为深刻,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好习惯成就孩子一生-13人际交往|学会表达才能友好交往
很多父母特别关心孩子的同伴交往,怕孩子没有朋友,又怕孩子结交不好的人,怕孩子吃亏等等。父母们关注这个问题是有根据的,因为同伴交往的好与坏对孩子的影响极为深刻,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近些年来,媒体时常报道校园悲剧,如一群学生折磨某一个同学的霸凌现象,如接连发生的投毒案件等等,让父母们看到惊心动魄,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遭遇这些困扰。我仔细分析过一些校园悲剧,有一个意外的发现,就是这些悲剧的起因大都是很小的事情,但是由于沟通不畅,积怨增多,激发出极端的行为。何为沟通不畅呢?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表达不好。我们可以看看不同年龄阶段容易发生的矛盾和冲突。幼儿园里许多小朋友之间的所谓打架,有些不是真打架,是意思表达不清楚,想和人家玩儿却没有好好说,生拉硬拽,对方误以为他欺负人,所以就哭闹起来。
小学阶段,有些小学生没去帮助别人,却特别爱告状。有些受到批评的同学心怀不满,就寻找机会报复告状的同学。中学阶段,人际关系远比小学复杂,个人之间和圈子之间都可能发生冲突。有些中学生开始恋爱,追求心仪的同学而遭到拒绝或者羞辱之后,有的就疯狂报复,酿成悲剧。
以上三个阶段容易发生的矛盾,仔细想一想都与表达的质量关系密切。例如,当一个同学收到求爱信时,你可以拒绝,但不可以贬损对方,更不宜报告老师或公之于众,因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做人的准则。如果你说明理由,予以礼貌的婉言谢绝,这样恰当的表达对双方的成长都是有益的。当然,写求爱信也是一种表达,也需要慎重思考,因为爱的前提是理解和尊重。真的喜欢和爱一个人,就不能强人所难。其实父母们大都明白这个道理,总是嘱咐孩子们有话好好说,可是为什么不见效呢?可能与不了解表达的特点有关。表达作为人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断的磨练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有些父母听到表达这个词,可能会下意识的认为这是耍嘴皮子。实际上表达反映一个人的价值观和技能技巧,表达的内容除了积极的导向和准确的话语外,还需要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相互配合。根据专家的研究,在人与人的沟通过程中,沟通的内容占7%,影响最小。沟通的动作占55%,影响最大沟通的状态占38%,居于两者之间。所以从表达的角度来看,我们前面所讲的培养阅读和写作习惯,其实都是在沟通内容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