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家庭教育指南-11科学技能一|轻松应对孩子问不问的十万个为什么
前几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对孩子和大人都非常重要的科学思维。这节课给你讲一些具体的培养科学思维的办法。
凡是带过孩子的爸妈都知道,孩子到了两三岁以后,追问为什么就成了日常行为?对什么都好奇都感兴趣的宝宝当然是爸爸妈妈的心头好。但说实话,能完美处理为什么这个问题的爸爸妈妈可能不会太多,这个倒不能怪我们了,很多时候孩子们的为什么简直无穷无尽,而且能从所有我们根本想不到的角度冒出来。在我看来,为什么这个问题非常非常特别,为什么看起来和很多同样来自孩子的问题长得差不多?比如说这是什么?我们在哪儿?现在几点了,出什么事了。
以至于在新闻学、教育学乃至警C破案的过程中,会把这些问题相提并论。比如说大家可能都知道,新闻学理论中有个著名的fivewwhatwho,where,whenandwhy,有时候还会加上一个H就是how。但是仔细想想看,为什么这个问题Y和其他几个W有非常深刻的区别?
一个最显著的差别可能是其他几个W可以通过观察得到直接的回答。比如说小朋友们在很小的时候,可能就可以告诉爸爸妈妈,刚才我在公园里和三个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了,或者昨天下午西西老师批评了乐乐。在这些描述里whoo包括小朋友、老师乐乐what,包括玩捉迷藏,批评where在公园里one。刚才或者昨天下午这些因素,这些信息都可以直接观察到。但是这个为什么就不是观察本身能解决的了?说的严肃一点,在问出为什么这个问题的一瞬间,我们就知道宝宝们已经在关注世界万事万物背后的联系和逻辑。比如说上面刚才我说那两句简单陈述。
如果非要追问一下为什么,那么答案可以是基于个人动机的。比如说我就是喜欢到公园玩,也可以是基于事件顺序的。比如说我在公园门口碰到他们,于是我们决定一起做游戏,也可以是基于因果关系的。比如说因为乐乐跳舞的时候偷懒了。这其实也是为什么相比其他的W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让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觉得印象深刻,不管是高兴还是头疼的时刻。
因为为什么这个问题呢?用一个时髦的说法是一个开放结局多线程需要反复运用逻辑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复杂问题。其实说起来有意思,我们人类整个文明史都可以看成是反复追问为什么的历史今天。我们已经知道在生物学范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