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家庭教育指南-12科学|技能二|巧用游戏养成理性有逻辑的孩子
上节课我们讲了如何应对孩子的大问题,为什借用为什么这个思考的契机,打开科学思维的大门。今天我们来继续讲讲如何用游戏来养成讲理性有逻辑的孩子。
AI时代的家庭教育指南-12科学|技能二|巧用游戏养成理性有逻辑的孩子
上节课我们讲了如何应对孩子的大问题,为什借用为什么这个思考的契机,打开科学思维的大门。今天我们来继续讲讲如何用游戏来养成讲理性有逻辑的孩子。
前面我也讲过,我眼中的科学教育,包括技能、知识、方F论和价值观。也有爸爸妈妈忍不住叫苦,我们又不是科学家,知道了思考方法也没法直接在孩子身上用。难道为了给孩子讲讲科学知识,让孩子学会科学方F论,让孩子感受科学价值观,我还需要上天入地,把家变成实验室才行嘛。看书、看电视,你又说那里面只有孤00的知识点,不够用。其实啊,我一直希望能说明的就是,科学方F论和价值观并不需要真正高大上的科学设备,很多时候连具体的科学知识都不需要,只要掌握一些游戏,掌握一些思维方法,就能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这第一种游戏巧问为什么?上节课我们讲过不同的回答为什么的方式代表我们看待未知问题的态度,承认自己无知,用积极的心态和手段去探索可能的答案,对找到答案有充分的信心,这本身就是科学的一部分。当我们和孩子一起阅读科学书、看科学视频、听科学故事、复习科学课作业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变成问为什么的一方。
在我们家,有大人来发起一个为什么是很常玩的一个游戏。比如说我们家有很多和人体构造相关的科学书,我和孩子一起也看过好多不同版本的故事。皮肤、肌肉、骨骼、消化、循环、神经,各种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构造,很多孩子可能都不陌生了。
那如果我们来问问为什么呢?比如说我们为什么说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一部分呢?为什么说它能驱动血液流动呢?心脏为什么就不能是个思考器官呢?要知道在亚里士多德那个时候,他还相信心脏是智慧的来源。我们为什么说食道下面连接着胃呢?我们又没有装透视眼、眼镜,我们也看不见身体里的食道和胃胃了。如果借用这些为什么和孩子来一番科学的讨论和探索,是不是会非常有意思?也许我们之间的讨论和科学史上发生的真实过程相距甚远,但是这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个个为什么中我们能接触到科学探索的方法和逻辑。
比如说我们当然没法亲眼去看人体跳动的心脏如何驱动血液,没法亲眼看活人体内的食道和胃是怎么连接在一起了,但是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我们知道真X呢?比如说科学家和医生们是不是可以通过解剖尸体来做观察呢?如果在死去的人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