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之中国、韩国篇-06中国篇|设计巧妙的石拱桥赵州桥
今天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赵州桥一课,昭州桥设计的真是巧妙。博士,这座桥到底是怎么建造起来的?
赵州桥,他是我国最早也是最大的单孔石拱桥,设计者是我国著名的工匠李春。为了建造赵州桥,李春可是费了好大一番心血呢。噢,是吗?博士,那其中的故事您快给我讲讲吧。
好的,问问听,我慢慢跟你讲。话说在隋朝的时候,赵县的桥河虽然不宽,水势也不是很大,但是却没有像样的桥梁,两岸百姓的往来非常的不方便。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这种不便越来越凸显出来,后来更是惊动了隋朝皇帝隋文帝。隋文帝想在桥河两岸修一座桥,为此,他找到了桥梁工匠李春。李生,听说你是桥梁专家,朕需要你修建一座大桥,你意下如何?
皇上,能为国家效劳是臣的荣幸,臣遵旨。不过有一个要求,皇上您请说,一定要修一座单孔石拱桥,这样比较美观,跟周围的环境也能融为一体。
好的,皇上。听到这个要求,李春的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比小河两岸的宽度,能建一座单孔石拱桥吗?事不宜迟,李春和自己的学生马不停蹄地赶到赵县,他们来到了桥河旁边。夫子桥。河虽然水流不是很湍急,以目前的宽度见单孔桥简直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使能建成,如果到了雨季,会有冲垮的可能。对夫子还能行吗?李春只言不发,他沿着桥河边漫步行走,时而朝远处望,时而低下头观察河床,只见李春紧皱的眉头逐渐松弛下来。嘿,有办法了。
来,大家都过来。我觉得在这里剑桥再合适不过了。这里两岸平直,地层表面是酒精水流冲刷的粗砂层,扛压能力比较强,完全可以承受住一座大拱桥的压力。
妙极了,老师,可是老师,如果建一个大拱桥,那么桥身的厚度势必很厚,重量也会增加。如果到了雨季,还是抵挡不住洪水的冲击。
哈哈,这可不用担心。靠近岸边的桥身,我们可以挖空设计成两个小鼓,一个大鼓,两侧各两个小鼓,洪水来的时候,小孔可以起到引流的作用,而且还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又显得十分美观,是不是一举多得。
太不可思议了?老师您真厉害,这李春果然是名不虚传。赵州桥的建造工作也随即展开,耗时8年,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孔石拱桥就这样大功告成了。这座桥长50.82米,跨境37.02米,桥高7.23米,桥洞的设计呈弓形,因此桥面上的道路没有陡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