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之美-30英雄是怎么炼成的
这是我们课程的最后一讲,我要给你说说英雄是怎么炼成的,我们一起学习史记太史公自序。提前说一下,这一段里面有不少的人名和书名,你第一遍听可能觉得很难记,不太好理解。别着急,我会念的慢一点,并且我会给你解释清楚为什么要说这些人,这些书,这段话是这么说的。
西西伯居有理,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为签署,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这段的意思是,从前周文王被囚禁在尤里,就推演出了周易。孔子在陈国和蔡国受困,编写了春秋。屈原被楚怀王放逐,写下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这才有了国语。孙膑给人挖掉了膝盖骨,于是他研究兵法,吕不韦被赶到属地去,后世却开始流传吕氏春秋,韩非子被囚禁在秦国,才诞生了说难孤愤这两篇文章。
诗经305篇,大多是古代的圣贤之人为抒发胸中的愤懑之情而创作的。这段话很值得背下来,首先是因为字数在100以内。中国汉代以前几部最重要的文化典籍,周易、春秋、离骚、国语、孙膑兵法、吕氏春秋,说难、孤愤,还有诗经,连作者带书名,甚至包括写作背景全都交代了一遍。这个书单可以说是课程结束前我给你的一个小礼物。司马迁列举的九部作品,七位作者,你可能现在还记不住这些书的名字,不知道他们的作为,但你要记住这句话的核心思想,那就是伟大的作品都是经历了非人的考验才写出来的。这段话出自司马迁给自己的史记写的序,所以他背后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我太史公经历了人生那么大的苦痛和折磨,写的这部史记也必将跟那些经典一样,成为传世之作。
关于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我要给你介绍一下。司马迁是汉武帝时候一个史官太史令,后来因为替一个投降了匈奴的将军李陵说过好话,惹恼了皇帝要被处死。但为了完成他父亲司马谈的遗愿,司马迁忍受了极大的痛苦和屈辱,接受了宫刑,倒下了性命,最终完成了52万字的史书史记。这本书也被鲁迅先生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个评价同时肯定了这本书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你大概更能体会到前面司马迁为什么要列举那么多经典的作家承受过的考验。在司马迁看来,正是那些考验成就了这些伟大的作品,而他自己也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宁可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