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经济学通识课-11效用|你是该选择看书还是听音频?
这样我们将接触到一个经济学概念,效用。什么是效用呢?效用对于我们的生活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想先跟你分享一部根据两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经典美食电影JuliaandJulia中文名叫朱莉与茱莉亚。朱莉娅是一个厨师、作家与电视节目主持人,她出版的烹饪指南掌握法式烹饪艺术,在美国掀起了法式烹饪的狂潮。而朱莉则是一个崇拜朱莉娅的普通Z府雇员,让他坚持是学习出现在朱莉亚书中的法国菜肴,并且将学习的经历发表在自己的网上博客里,最终也成为了一个有名的法国美食烹饪家,不过今天我们的重点倒不是这部电影,而是电影中出现的众多的法国佳肴,你有去过法国餐厅吗?
你对法国菜的印象是什么呢?也许你现在脑中想到的可能是一些华美的餐具、精致的菜式和复杂的礼仪。没错,法国大餐相比其他菜系特别讲究吃饭时的礼仪,无论是穿的衣服还是刀叉的使用,又或者是你坐的姿势,这些都被法国人定下了非常多的细节与规则,更不要说上菜的次序了。正统的法国大餐大概会有5或6道菜,那更讲究些的甚至要吃上3个小时,首先是开胃菜,然后分别是汤、鱼、果冻、煮菜、烧烤、沙拉,餐后则有装饰的很漂亮的小蛋糕等甜品,最后会再以一杯咖啡或红茶结尾。听到这儿,你可能会想问,为什么法国人这么讲究用餐顺序呢?为什么总是最后才吃甜点和咖啡?如果调转一下顺序,先吃饭再喝汤可不可以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你就需要先了解什么是效用。效用的英文是utility,它是指当我们使用某种商品或服务时产生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所以效用实际上是一种非常主观的心理感受。对同一件商品,每个人的效用当然都不会完全一样,而且效用也很难用数字来衡量,因此同一种商品产生的效用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比方说在法国,因为文化、传统、习惯等原因,大多数法国人都认为先喝汤再吃饭可以让自己产生更大的满足感,这样做给自己的效用更大。所以法国菜都是先上汤再上饭。但如果你自己喜欢啊边喝汤边吃饭,或者先吃饭再喝汤,你觉得这样做给你的满足感更高效,用更大,那也是你根据自己的效用所做出的合理的选择。这就是经济学当中的效用理论,效用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分析一些生活现象。
比如为什么有人喜欢吃榴莲,而有的人却觉得榴莲臭不可闻?这就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对食物的味道、饮食习惯的偏好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种食物,比如榴莲,带给我们每个人的效用不尽相同。还有的人喜欢看书,那么书籍对他来说效用就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