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奇遇人生-03凤翔
苏轼做官了,凤翔府的佥判。8月25日的电视一过,11月苏轼就正式的走马上任。苏轼离开东京汴梁,苏哲把大哥一直送到了郑州,兄弟俩就此告别。苏轼独自上路到洛阳,过渑池,过长安或京兆府,最后抵达凤翔。
苏轼这辈子的第一篇诗歌杰作就是写于凤翔的赫子,由渑池怀旧。这片名不是所有人都熟悉,但是其中的句子所有人都记得,我们都可以脱口而出哦,冲口而出这个成语也是苏轼发明的,人生到处何所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尼桑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寄东西。对我们来说,这一篇的佳句就是这头四句,但是对于苏轼、苏辙兄弟来说,重要的是后四句。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离思。
我们先说说这首诗的来历。两兄弟的唱和是苏轼的创作里很大的一种。苏轼跟苏辙这辈子是第一次远离,第一次各自一方,一个在河南开封留守,一个到陕西凤翔参加工作。这一年,苏哲22岁,苏轼24岁。苏轼是大哥也是师父,他们这一对兄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好的一对兄弟,没有之一。他们是同学,同级考生,同级债考生宿舍留守开封,照顾父亲出巡。
苏轼第一份工作是凤翔府的签判,这是地市一级Z府的秘书处长。他如果没参加自设考试,入门的工作应该是县里的总部,就是县里的秘书科长。参加了自学考试,就从科级变成了县初级。苏哲把大哥一直送到了百里之外的郑州,在郑州西门,两人分手了。唱和有几类,有内容的唱和叫和,有音律的唱和叫次韵。
贺子由渑池怀旧,贺子由踏青,贺子由禅寺鹤子由寒食苏运,子由除日见其粟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渑池的唱和有两个回合,起头的是苏轼辛丑11月19日寄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记之。还没到凤翔呢,苏轼骑着马上就写下了这么一首想念兄弟的抒情诗,登高回首坡垅格,没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聂耳衣裳薄,独骑瘦马踏残月。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一直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也知道人生不免别离之苦,只是担心时间像风一样飘过。寒灯相对寄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想念当初寒灯苦读的时候,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听粤语打窗啊?苏是自己加了一个柱,常有夜雨对床之言。顾云儿他们两个在怀远一起预备博士论文的时候,苏轼、苏辙两个人就约定过要经常夜雨对床,现在看来是一个很难的梦想。
苏辙唱和回来,相携话别正言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期还寻大梁木,行人已度古窑西。我还没到汴梁呢,大哥你就已经过了瑶山,进了陕西吧。注意这里的雪泥啊。我们在郑州的原野上分手了,都担心赶上风雪,道路泥泞。苏轼就是就着这个雪泥发明了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幅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