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奇遇人生-02开封
开封是苏轼的考试之称,他在这儿参加了很多的考试,也考了别人很多次。他参加的举人考试、进士考试、复试、殿试,取得若干资格的流内铨考试台时间茂名一体验课特别考试、凤翔返京后重新上岗的学士院考试,他做考官参与或主持的考试就更多了。我们先赶到开封,北宋的汴京城。
五月抵达北京,最高兴的这个苏哲,那一年是宋仁宗的嘉佑一年,公元1056年,苏轼十9岁,苏哲17岁。这是两个真正的小镇青年。苏轼说自己是西南之匹夫,远方之比人。苏哲说自己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于此广。三月,三个人先到了成都,苏轼是第二次到成都,苏哲是第一次,到汴京更是第一次。汴京真是个大地方。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状,与昌龄府处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力。
三叔到了汴京,入住的是太平兴国寺的御史苑。太平兴国寺的位置紧邻这个皇宫大内,东北是皇宫,西南有御史台开封府。几年后苏轼做过的开封府的推官,十多年后苏轼做过御史台的牢房,太平兴国寺的御史。掾是可以洗澡的地方,宋代沐浴很发达,寺庙往往伴有意识,既给本院僧众,也向社会开放。苏哲很记得浴室的方便。美来或所求十宝山茶叶尘埃旧,汤木垢腻托金蝉。不知惭未深,但取鸡肠面。在御史院,不是为了参禅,是为了吃饭洗澡方便。
汴京不在江南,在河南,但是汴京是一座地地道道的水城。苏东坡19岁那一年第一次赶到北京,就赶上天津发大学,太和决堤,整个便民城成了一个真正的水乡。在街上跑的不是车吗?而是船。苏东坡站在龙津桥上,我觉得这不是首都,倒向了一个江湖。
车马无福建,纷纷操伐郎。金秋孤以情,酒莫上汪洋。街上没有车马了,都是邹船木筏。不知巾帼轩,泪是江湖乡。不知道这是喧哗的京都,以为呢这是外省的水乡。
龙津观夜市,灯火亦煌煌。说是站在朱雀门外的龙津桥上,看到夜市的灯火和水里的光影,还是很热闹的。龙津桥是蔡河上的第一桥,汴京有四条河穿城而过,最大的是汴河,还有五丈河、金水河。
苏氏兄弟没有参加成都的地方考试,所以在汴京首先要参加开封府的举人考试,考场坐在皇城东南角的景德寺。虽然是异地考试,苏轼还是考了个第二名。接下来是第二年三月的全国统考,进士考试有三场,初试、复试和殿试。初试由诗赋论各一篇和5篇策论诗赋都没有留存下来,苏轼仅仅留存了下一篇600字的论文,行赏忠厚之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