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地理课-28日月星辰:是谁建立中国之“中”的精神?
上一讲我为你描述了诗经时代的一场婚礼。你还记得婚礼开始的时候,东南方地平线上闪闪发光的三星吗?
筹谋数心三星在天。对,这首诗是来自诗经十五国风唐风里的筹谋。你知道吗?在唐僧这部分里,可不止有星星,还有太阳月亮,还有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死的思考。可以说,唐僧的十二篇作品里蕴含着日月星辰构成的完整的天文现象。而这些告诉我们,唐人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时间体系和生命观念,这就是唐风在诗经里非常突出的独特之处。比如上一讲里筹谋这首诗里的三星,来自中国星空的28宿里的参宿,也就是西方星空的猎户星座。
除此之外,太阳和月亮也都闪耀在唐风的篇章里。比如蟋蟀这首诗,今我不乐,日月其除。诗人说,太阳和月亮每天升起又落下,每天都有一段光阴流逝,而一段生命也就随之弃我而去,这触发我思考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再比如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这是另一首诗了。这里出现了日夜百岁。夏至日是夏日的白天,是漫长的。冬之夜是冬日的夜晚,也是漫长的这是一位寡妇在思念自己死去的丈夫,他感慨自己面临的是漫长的人生,盼望着百年之后,也就是自己过世之后和丈夫的重逢。
你不觉得日月星辰在唐人的诗歌里有点太突出了吗?你有没有觉得好奇,唐人也就是近人,在他们的诗里为什么会对日月星这个天象体系如此之重视?他们为什么会对时间如此敏感?甚至为什么早在将近3000年前,他们就已经开启了对生死的哲学性思考了?
今年春天,带着我的好奇和追问,我来到了山西临汾周边的唐峰故地。在上一讲我也已经介绍过了,唐风其实就是晋风。晋国最开始的封号是唐国,后来才改封号为晋,所以唐人就是晋人。唐这个诸侯国的版图就是现在山西中部临汾区域。
这次对唐峰故地的探访让我收获了很大的惊喜。我发现在临汾这一带,在同一片汾河三角洲上,也就是方圆百里里之内,在将近3000年前和四千多年前,曾经先后有过两个重要的族群生活在这里,比较年轻的族群从古老的族群那里继承到了重要的文化遗产。具体来说,将近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这里是唐国,也就是后来的晋国的核心区域。而就是在这同一片土地上,在四千多年前,也就是远比夏朝还要早的上古时代,生活过一个叫做唐尧的部落,唐朝的唐,尧舜的尧。对你所知道的尧舜禹的那个尧,是一个带有传奇性的上古圣王,对吗?其实那是后世不断加工出的形象,他是把整个族群的形象具象化到一个个体的形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