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地理课-22新潼关与旧函谷: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上一节的内容我和你一起浏览了王维的忘川,去拜访了开满紫红色玉兰花的心仪物。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告别了长安,继续探索千里王姬这条重要的地理轴线。
今天我想和你了解一下对这条千里王姬意义重大的军事观赛。我还要和你一起来读一下元代的诗人张养浩所写的潼关怀古。说起边塞诗和军事关塞,你一定不陌生,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比如春风不度玉门关等等,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边塞名篇。但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军事观赛,却不属于边疆的军赛。他跟阳关、玉门关这些遥远的关塞不一样,因为它不在边陲,而是聚首于核心的地理位置,也就是在千里王基的咽喉要道上。它的作用就是凭借天然的山河险要来护卫帝王之都。帝王之都是指哪里呢?就是咸阳、长安这个地理板块。
所以今天我们要寻访的的确是一座至关重要的千古雄关,它就是函谷关。你要想了解他的军事意义到底有多重要,首先就请你听听唐太宗李世民是怎么说的。唐太宗自己是一位不错的诗人,他有一组专门夸耀帝京长安的诗,就称为地精篇,一共有十首,其中第一首、第一句就是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你看唐太宗居然是用函谷关来为长安定调子的。他说长安雄踞于800里秦川之上,因为有着函谷关的护卫,使得这座地精更加辉煌雄壮,不可撼动。
如果是别人这样评价函谷关,那未必可信,但是唐太宗在他的时代中兼有双重身份,这都让他有资格发言。首先,他是雄才大略的帝王,他能从Z治格局出发来判断函谷关对帝都乃至对整个帝国的重要性。其次,唐太宗是他那个时代中最伟大的军事家,连包括突厥在内的北方游牧民族都公推他为天下共主,称他为天可汗。所以作为总揽天下局势的军事统帅,他的一半生涯都在戎马实战之中度过,所以他对山河观赛的形式了如指长。那么从军事的角度,唐太宗也是最有发言权的。关于函谷关,还有一个著名的典故,叫做百二秦关,一百的百,一二的2,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秦国凭借着险峻牢固的函谷关,以2万人足可以挡住东方诸侯国百万军队的入侵。
其实我在想,函谷关这个名字对你来说可能有点陌生。没关系,如果我提到另一个名字童关,你是不是就大致有印象了呢?其实这两座关塞虽然名字不一样,但他们所恪守的是同一段山河要冲,所不同的是函谷关更为古老,位置也更靠东一些,守着山谷的东段出口。从战国时期的秦国开始,直到秦汉帝国和汉帝国,函谷关都都是核心腹地的第一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