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透武侠小说史-19说金庸:武侠小说是怎么迭代和进化的?
金庸身在现代化国际化的HK,但是他写的都是遥远的过去。他的小说除了连城诀等少数个案,都有重要的历史背景,细读的话甚至能分辨出来。因为时局变化,侠客的气质也随之改变。用今天的话来说,金庸是不写架空题材的。
讲透武侠小说史-19说金庸:武侠小说是怎么迭代和进化的?
金庸身在现代化国际化的HK,但是他写的都是遥远的过去。他的小说除了连城诀等少数个案,都有重要的历史背景,细读的话甚至能分辨出来。因为时局变化,侠客的气质也随之改变。用今天的话来说,金庸是不写架空题材的。
金庸有着不同以往武侠小说的历史洞察,他评价自己的观念是,我是根直筷子,我没有变变的是下面在转的盘子。这个不变的东西就是他的历史观。这让他的小说产生了大于通俗文学的意义,那就是影响到无数读者的历史文化观念,这等于一次武侠小说的迭代,甚至可以说是进化。民G武侠的历史观大多沿用反清复明的套路,这既符合民族危亡时期的国家命运,也适合世俗社会的简化认知。金庸早期的小说也承袭了传统武侠小说的历史观,像书剑恩仇录里面就是以红花会侠客反清为立场的。
但是很快金庸就对这些观念进行了迭代升级,他在晚年完整地概括过自己的历史观,他的理论基础来自于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那就是从人类大历史的视角来看,一种文明总会遇到外来的挑战,如果该文明能很好的应付这个挑战,就能继续发展。如果不能很好地应付挑战,就会衰退甚至消亡。西方文明防范衰退的方式是不断地发明创造,追求向外扩张,是一种动的文化。而中国文明则采取守势,平稳调和,是一种静的文化。
金庸认为,中国历史的周期性进程是汉族政权从统一强盛到慢慢出现腐化,组织力量衰退。如果出现积极变革,王朝会实现中兴。如果变革失败,就会引起少数民族入侵。按照金庸的统计,从西周末年到二战,一共有过七次这样的危险时期。而中华民族有一个特殊现象,那就是自身有一种内在的韧性,能把外族入侵转化成一个转机,形成了华夏民族的同化、融合,实现新的壮大和统一。中国古代历史就是在按照这样一种模式在循环往复,而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往往是遇到外族入侵就会消亡。
金庸认为,不能一提历史就觉得中华民族落后,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保持了两三千的领先,这是有深层次原因的。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依靠领先的生产力来积累文化,依靠宗法制度来避免内部斗争,这一轮衰败是直到16世纪以后才开始的。所以从历史维度来看,中国只要能保持积极变革的力量,就可以对未来做出乐观的预期。看来,金庸把中原汉族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作为历史的主要推动力,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他经常把小说背景放在宋末元末或明末这些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