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上的帝国-27战车时代|第九节|战争的文明
战争的文明。虹之战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它不仅宣告了步兵的崛起,更标志着商周以来成列而鼓的礼仪之兵即将告别战场,新型的诡诈奇谋战争时代已经到来了。
虽然宋襄公在泓之战当中战败身死,但却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赞扬。左传上对宋襄公的评价为礼,也说他能够遵守军礼。在史记当中,司马迁将他列为春秋五霸之一。相公之时,修行仁义,誉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到气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宋襄公既败于红,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却礼义褒之也。宋襄公有礼让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相公的时候修行仁义,想做盟主。他的大夫正考父称赞他,所以追溯了气汤高宗时代殷朝兴盛的原因,写了觞宋。
宋襄公在洪水战败之后,有的君子认为他值得颂扬,感叹当时的中原地区的国家缺少礼仪,所以表彰宋襄公,认为宋襄公是有礼让精神的。在司马迁看来,宋襄公是出于礼让才导致了战败。而或许出于同样的原因,不少现代的学者认为宋襄公是一位捍卫了正义战的悲剧人物。吕思勉先生以弘之战中宋襄公所表现出来的礼乐精神而赞许他春秋时犹有能行仁义者。宋襄公所处的时代已经是中国礼时代的末期了。但是很多史料显示,宋襄公之后仍然有一些军事贵族们在坚守着古老的游戏规则。
军礼以正如前面所述,春秋时期战争是贵族战争,一般都必须遵循军礼,否则就是违礼。左传当中记载,有一次晋国攻打齐国,正好齐国的国君去世了,晋国就只好停战撤兵,等到新国君登基,齐国安定了再开打。韩诗外传记载,赵简子死后,中牟发生叛乱,赵襄子遂进攻中牟,恰逢中牟的城墙崩塌了,赵襄子立刻停止了进攻,直到中午修好了城墙才再一次开战。赵襄子这样坐失战机的理由就是。春就是其君子书香所坚持的贵族原则。君子不成人渔利,不恶人于险。如果某一个国家遭灾了,粮食欠收了,这个时候也不能去打,否则就是落井下石,有失仁义。
在军礼的规范下,战车时代的战争可以说是比较斯文和厚道的,换句话说,军礼传统下的战争是有限和可控的,有时候也算得上是文明和正义的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