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成语课-37不毛之地
今天我要给你讲的成语叫不毛之地。毛可不是头发,毛在这儿比喻的是庄家。所以不毛之地说的就是没庄稼的地方,不是不长毛的地方,谁要跑到没有庄稼的地方去干什么呢?
听了今天的课你就知道了春秋时代的各个诸侯国都想争着当老大,每天哼哧哼哧做准备。比如说楚庄王,他为了抢老大位置做了好多准备。现在他觉得自己准备好了,可以去找现在的老大晋国决战了。但是打仗一般得有个借口,是吧?没有借口,你怎么好意思跟人打仗呢?那到哪儿去找借口?
这个时候夹在楚国和晋国中间那些小国就发挥作用了。要说那些小国,他们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为什么呢?因为一边是各国老大晋国,另一边是越来越强的楚国。这俩强国都逼着那些小国认自己当老大。
那小郭就为难了,比如说楚国旁边有个小国叫陈国,当初齐桓公厉害,他就认齐桓公当老大。后来齐桓公死了,他就任楚成王当老大。楚成王在城濮之战被晋文公打败了,他就任晋文公当老大。再后来晋文公死了,楚国放心了,就派兵去打这个陈国。陈国国君赶紧就慌慌张张跑出来了,去见楚国大将军。将军您别打了,我们任您楚国当老大。楚国人满意了,走了。他说晋国能高兴吗?
晋国不高兴,他也派军队去打这个陈国。陈国国君又上气不接下气的跑出来见晋国大将军,大将军,你手下留情,我们也不是真心想认楚国,只是被打的没辙了。您放心,我们还是晋国当老大。晋国将军高兴了,走了。那你猜怎么着?这下楚国又生气了,又派兵去打他。陈国国君没办法,又回过头来去任楚国当老大。
就这样,陈国国君你看是不是特别惨,今天去任晋国,明天去任楚国,整天净忙着给大将军们配不是了。像这种天天被晋国、楚国轮着打的小国还有好几个,比如郑国和宋国。这一天郑国又被楚国狠狠打了一顿,郑国国君委屈的实在是受不了了,他哭着去找楚成王,我反正也打不过你我也不打了,以后郑国就算您的了,您给我块儿没人种庄稼的地方,让我自己种地养老去吧。
郑国国君这句说没有庄家的地方,在春秋公羊传这本书的原文就叫不毛之地。现在他的意思有点变化了,一般被用来形容那些荒凉的戈壁、沙漠也就是不长树也不长草的地方。你有没有去过沙漠,或者是在电视电脑里见过大沙漠?下次再看见的时候,你就可以用不毛之地来形容它了。我给你造个例句,我捐了一些压岁钱支持环保团体去大沙漠种植耐旱植物,好让那里不再是不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