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40讲-16没有建立起安全型依恋怎么办? 家庭教养
上一集里我们讲到了依恋,它被定义为我们跟亲密他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在很小的时候,我们会天然的依恋养育我们的人,这种依恋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食物和被照料,更重要的是获得安全感,尤其是在我们感到无助、脆弱和受威胁的时候。如果这个纽带是安全的,我们就会去寻求接近依恋的对象,他们就像一个安全基地,支持着我们出发去探索世界,又在我们痛苦的时候给予我们抚慰。可以说,人们在生活中最强烈的情感体验大多来自于依恋关系的发展、维持和破坏。而人生之中第一个依恋关系通常是和父母建立的,它的质量又具有终身意义。既然早年来自于父母的关爱与互动对于人生发展如此重要,那么反过来,如果父母们没能合格的做到这一点,是否就意味着父母皆祸害或者原生家庭及原罪呢?近些年,随着原生家庭的概念深入人心,对于不称职父母,特别是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的声讨也愈演愈烈。我个人觉得,这对于提高大众对科学养育的意识和实践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是却可能在无形中给父母和孩子两个方面都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
|
|
章节标题
|
时长
|
讲师
|
---|---|---|---|---|
|
|
22:35
分享
|
||
|
|
20:41
分享
|
||
|
|
19:04
分享
|
||
|
|
22:22
分享
|
||
|
|
21:44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