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哲学课-07有绝对的公平与正义吗?
在对错问题的最后一个小节,我们来谈谈公正与平等。这是哲学上一个重要的对错问题,涉及社会制度和公共政策的基本原则,主要是探讨人们在共同生活的社会应当遵循的价值和规范及其理由,属于Z治哲学的范畴。这听上去很高深莫测,但实际上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
让我们从一个平凡的例子谈起,你们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常常会收到父母的礼物,对吧?家长们都有为孩子选礼物的经验,有时常常会觉得困难,很多家庭现在有了二胎甚至三胎,选礼物就更需要考虑的周到,因为孩子们之间会相互攀比。有同学可能会说,可以很简单啊,买同样的礼物就行了。可是有时候买同样的礼物也会遇到难题。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思想实验。假如夫妇俩有一对双胞胎孩子,他们准备为两个孩子买新年礼物,因为这两个孩子过去一整年表现都非常出色,都考取了本市最好的高中,而父母的收入也挺高的,就决定给孩子们来个大大的奖励。父母商定要平等对待俩孩子,给他买一样的礼物,给每个人都买一部新出的名牌手机。父母到了手机店正好遇到促销,买一部6000元的新款手机,再花6000元可以得到价值8000元的大屏幕升级版。
也就是说他们本来预算花12000元买两部新款手机,现在可以享受促销优惠。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总价值14000元的一部新款手机和一部大屏幕的升级版,这当然太好了。正当爸爸兴高采烈的时候,妈妈表示了反对,两个手机不一样,怎么分都不公平。但爸爸坚持己见,说我们可以用同样的钱获得更高的价值,为什么不享受这个优惠呢?
在父母的这场争议中,大家会支持谁的意见呢?有人可能会说,当然应该享受优惠啊,把手机买回来之后,让双胞胎两人抽签决定,这可能是个可行的分配办法。也有人建议,两个人平时谁家务做的更多更好,就应当得到那个大屏幕升级版,这个方法也有一定的道理。还有人可能会说,双胞胎当中谁更懂电子产品,就应该用配置更高的版本。
这里的思考似乎更深刻一点,但无论如何,如果买回家两个不同的手机,对于如何分配才合理的问题会有一场争论。妈妈担心的是,本来新年礼物一定会让两个孩子都高兴,可是如果礼物的价值不一样,两个孩子反而可能为争议,最后闹得不高兴,甚至影响了两个孩子之间的感情。因此他宁愿放弃2000元的优惠价值,而爸爸的理由是我们享受了优惠,同时没有任何人的礼物会变得比原来更差,而且有一个变得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