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学习高手-17|如何合理地制订计划?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合理的制定计划。有一个用于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同样适用于制定计划。Smart原则可以拆分为以下五点,一、计划应该是具体的,包括任务内容以及时间频率的具体。
错误的计划示范是今年我要多读书,多运动学好英语。这种计划只有宏观方向,具体要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做到怎样都并不清晰,非常不利于执行。那么怎样才是具体的计划呢?今年我要多读书,每天保证一小时的读书时间。今年我要多运动,每隔一天跑5公里。今年我要学好英语,每周跟人进行3小时的口语练习。只有足够具体的计划才有被执行的可能性。
2、计划应该是可衡量的。可衡量是指你所制定的计划要有一些可以数据化的标准。打几个例子,你安排自己每天背多少个单词,看几页,书写多少字,都是可以衡量的。完成计划的过程中,你需要很清楚自己的进度,进度良好会形成好的激励,进度缓慢可以调整方法,但是计划可衡量在另一方面会让我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因为进度没达到自己的预期而感到焦虑。请大家记住,可衡量不是为了约束住自己,而是为了有一个标准可以参考,对自己做某件事的速度和效率有直观的了解,方便对做事的方法进行优化。
3、计划应该是可达到的,那些过于宏伟不切实际的计划会让人觉得焦虑。在开始做之前,容易因为畏惧而拖延,而完不成的时候挫败感会很强烈,进而影响对自己的评价和认知。量力而行,制定可达到的计划并且不断完成,由此带来的正反馈可以形成良性循环,甚至在完成之后,你还会主动多做一些事情。4、计划和你的大目标要有一定的相关性,切忌用不那么相关的任务去填满时间,制造努力的表象。5、计划应该有明确的截止期限,毕竟theline是第一生产力,没有时间约束的计划你大概率很难会积极执行。
接下来我们讲一讲怎样制定计划可以让自己有更强的执行力。很多人在面对要完成的目标时,都会去计算还有多少时间。高三的孩子会在黑板上面写高考倒计时120天,考研的朋友会在手机APP上设置目标日要考46级的同学心里暗暗合计,30天后的今天就要上考场了从小到大,我们活在一个又一个目标日的倒计时中,幻想着自己能在某一天完美开始,然后不懈的坚持。多少天在这样的拖延和敷衍中挨到了最后一天,循环往复,始终都没有按照自己所预想的去努力过。
倒数日的思维制定的是系统的、长期的计划,还有繁琐的条条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