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财商课-14“我帮你们洗碗,可以得到多少工资?”
在上节课里我讲解了各种收入模式。有一天孩子问我,妈妈我帮你们洗碗可以得到多少工资?我心里大大的咯噔了一下。这个问题在我的意料之外,但是想到我之前利用各种生活场景向他解释不同类型的赚钱方式,他问这个又是在情理之中。
亲子财商课-14“我帮你们洗碗,可以得到多少工资?”
在上节课里我讲解了各种收入模式。有一天孩子问我,妈妈我帮你们洗碗可以得到多少工资?我心里大大的咯噔了一下。这个问题在我的意料之外,但是想到我之前利用各种生活场景向他解释不同类型的赚钱方式,他问这个又是在情理之中。
在听音频的各位家长们,你们的孩子问过类似的问题吗?你会作何反应呢?欢迎在评论区和大家分享。
我记得我当时反问了一句,那我天天做饭,你要不要也给我付工资啊?孩子愣了一下,嘟囔着说,父母照顾自己的孩子不是应该的吗?他这句话让我心里有点不舒服,因为听上去像是觉得他所得到的照顾是天经地义的。但我若把对孩子的自动评判放在一边,这句话让我想到,在我同意或拒绝给孩子支付报酬的决定背后,隐含着更加重要而深刻的问题,如何激励孩子做家长觉得重要和对的事情?这就是这节课的重点。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两部分。第一,确定什么是重要和对的事情,这关乎价值观。第二,选择有效的激励方式,吸引孩子去做重要和对的事情,这关乎驱动系统。
咱们先来看看价值观的部分,网络上很多讲欧美财商教育的文章中常提到做家务给报酬这样的做法,我看到国内有的家长制定了非常具体的家务价目表,还和孩子签订了正式的合同,但也有好些家长问我在美国家庭中是否真的如此?这样的做法到底好不好?我没有做过调研,不知道这种做法在美国是否普遍,但我觉得美国家长怎么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长要意识到我们对待家务的态度传递了我们的价值观,而这在日积月累中也将塑造孩子的价值观。
我的孩子认为父母为孩子做饭是他们本来的责任,所以不需要得到报酬,这个道理没错。顺着这个逻辑下去,他觉得孩子做家务可以获得报酬,那就意味着他认为做家务不是孩子的责任。所以,当家长承诺孩子做了家务后可以得到报酬,这也就等于在对孩子说,我希望你能多做家务。但是做家务并不是你分内的事,如果家长的目标只是要孩子多做家务这个行为,那么这样的激励方是无疑可以实现目标。但如果家长的目标是让孩子主动参与到家务劳动中去,积极的承担起自我管理以及关爱家庭的责任,那么这样的激励方式显然是和目标背道而驰的。因为如果孩子只是因为报酬才产生了责任,那么自然的当报酬不存在时,他们也就没有做家务的理由了,他们会觉得不做才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