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龙爸开讲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要做这行?
经常遇到朋友说:我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
事实上,我们这些从业多年的咨询师,也经常在想:我为什么要做心理咨询师?
工作顺风顺水的时候,在想这个问题;人生处于低谷期的时候,也在想!
只是在想的问题不太一样罢了。
对于新入行,或者准备入行的人士而言,可能会问得更小白一些,比如:是不是得多考几个证书?
回想我们刚入行那会儿,也是怀着一腔热血,就来了,把一些都想得过于简单。
等到入了坑,才发现:原来这条路并不好走~~
01
拍拍胸膛,为什么?
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其实,强热的热爱并不仅仅是好老师,也是投身到一个职业的根本保证。
纵观心理学的应用者,学习的动机有主动性和被动性之分:
主动性动机:渴望通过自己的心理学学习,成为专业人士。
一方面可以解决自身或者亲朋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进入心理咨询行业,赚钱养家。被动性动机:可能是单位要求,比如某些司法系统、医疗系统的内部人员,硬性要求咨询师的证书;也可能是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又或者是没事干,学点心理学解闷……
如果你是基于说不清楚的原因,就是想学习心理学,就好像《月亮和六便士》中斯特里克兰那样有一股莫名的冲动非要抛业丢子去学习画画,这就比较复杂了,不妨先学着吧。
02
瞅瞅自己,合适吗?
从事任何一个职业,都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心理咨询师也是如此,并不是你想当,就一定合适的。
1. 自己存在心理问题
虽然这并不是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充分条件,然而,确实是有很多心理咨询师,自己曾经有挺严重的心理问题,并且在自己学习心理学知识,并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后,进入这个行业的。
如果咨询师有这种经历,那当然是好的。
只有经历过那种切肤之痛,并成功摆脱负面心理的纠缠的人,才可能更恰与其分的与来访者共情,并且有强烈的助人志愿。
当然,这并不是说:咨询师没有陷入心理问题的经历,就不能成为称职的人业者。
只能说前者成为合格咨询师的机率更高一些。
2. 起码并不太差钱,有时间
心理咨询师是一个投入漫长、回报缓慢的工作。
前面写过一篇文章,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咨询师,至少要投入百万资金、十年时间。
其间要经历多种专业性培训和证书考核,还要参与咨询实践工作,并请资深的咨询师进行督导,这是时间、精力和金钱的多重考验。
因为关于心理学培训的课程,都非常贵,动不动就万元起步。
如果是参加工作坊之类的沉浸式学习,那就更贵了,一天1000元算是“良心价”。
想成为合格的咨询师,时间的花费也是相当巨大的,期间要经过三至五年不等的理论学习,参加各种课程与培训,之后还要至少五年的咨询实习,积累经验和案例……说起来就感觉有些后脊发凉。
3. 有点精神追求
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不能像一般人那样混吃等死,“活着就是为了吃饭”。
除了物质上的满足外,至少要还有那么一丢丢精神上的渴求,偶尔会故作深沉的思考一下哲学的灵魂三问: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到哪里去?
还要有一点活出自我的勇气,并对成就自我的旅途上的挫败、质疑、空虛、寂寞等诸多精神痛苦,细细品尝、剖析根源……
03
能得到什么?
千万不要把任何一种职业看得多么高大上,就像曾经骂老郭低俗的某人,多年后才被发现那是真**。
因此,我们不用有精神包袱,可以大胆的思考、说出:我做咨询师的企图是什么?
1. 追求心灵的自由
大部分人都终其一生,都活在思想和意识的枷锁之中,不得自由、为之所苦。
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有意识的观察、剖析自我,增加对自我的了解,尝试成为自己情绪和心理的主人。
真正进入“自由王国”,有创造力、洞察力的作为一个通透的人活着。
2. 有能力去爱人
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关系中,有着太大的规范捆绑着我们,比如强制的孝敬、过分的你必须,让亲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过分功利。
事实上,如果你做不好自己,又怎么会去爱别人呢?
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就可以分**爱与伪善的差别。
一旦你具备了这种能力,就可以把真爱的真谛带给你身边的人,让大家都有能力去爱己爱人。
3. 洞察人生
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求之不得,得之不需。
俗话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在咨询过程中,我们有机会遇到各种人生,他们的经历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如果我们在对方的处境,会怎么办?做出怎么的选择?
这就是借鉴,可以让我们更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从而摒弃掉生活中的一地鸡毛,直奔主题。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