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龙爸开讲
心理咨询师自己才是最需要治愈的。
在国人当中,心理疾病的普及程度远比想象中严重。
据《柳叶刀》八年前的一份研究报告称:那时中国人是已经能1.7亿有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比如焦虑症、抑郁症等。
让人痛心的是其中的1.5亿人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精神科临床治疗。
已经过去了近十年,这个数字已经增大到什么程度,绝对让人细想恐极。
心理疾病患者数字已然庞大得恐怖如斯,那么有心理问题的人口又有多少呢?或者说在中国,几乎不存在完全没有心理问题的人,每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一个阶段都有一部分心理问题。
对于有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的人而言,最大的麻烦还不在于问题本身,而是它的隐蔽性。
不像身体上的疾病,一旦感觉自己不舒服,就会赶紧去药店买点药,或者直奔医院看医生。
可是在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上,这种待遇却完全没有。
很多人担心社死,而不愿主动说出自己的心理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有心理疾病的人确实会被周围的人歧视,大家对“神经·病”避之有恐不及,似乎害怕被传染或者被其伤害。
甚至连精神科医生都会被众人异样的眼光问候,精神科在医院的科室中一度被视为另类的存在。
近些年,随着心理治疗行业的高速发展,以心理治疗师为服务对象的中德班大行其道。
在中德班几十位心理专家分享的个人成长经历和个案总结中,第一次全方位的向普能读者展现出心理咨询师这一特殊群体的全貌,并揭示出通过很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很多不为人知的“内幕”。
最需要治愈的是心理咨询师自己
平常人心目中的心理咨询师,明显是被影视剧带偏了节奏,他们简直成了无所不能、全知全能的化身,催眠、心理诡计、装神弄鬼……他们或者是正义的伟岸形象,或者是**的大魔头。
可是实际上,心理咨询不过是一个很苦B的职业,咨询师有着比平常人更多的喜怒哀乐,也有着自己的顽强与脆弱,说到底也不过是普通人。
一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说:正人者先正己,助人者先自助。
与治疗身体疾病的医生不同,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多半都是在治愈自身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过程中,踏上心理学之路上。
即便是经验很丰富的心理咨询师,也还是经常需要听课、找其他的心理咨询师做咨询、不断自省治愈自己。
在我们的平常印象中,心理咨询师总是那么冷静,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做出最理智的分析和决定。
虽然冷静和理性确实是心理咨询师必备的素质,然而他们也会有抑郁彷徨,也会有成年人的崩溃。
更何况,心理咨询师就是来访者的负面情绪垃圾桶,他们通过非常私密的方式介入到来访者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当来访者满怀希望离开心理咨询室的时候,却把痛苦和挣扎留给了咨询师。
且不说咨询师要把这些负能量转化成为正能量的事,单单是稳稳的接住这些情绪垃圾就是极不容易的。
毕竟每一个人对于负面情绪的承受力都是有限的,哪怕你是最有经验的咨询师也抵不住这种负能量的一再侵袭。
以前在上海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情感调节主持人,可是他热情洋溢的工作了两年之后却选择了自杀。
因为情感调节是心理咨询工作的初级形式,而这位主持人却并还没经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培训,接受了太多别人的负面情绪后无法得到排解,最终伤害了自己。
而且在心理咨询中,还可以遇到确实很强大的来访者,智商高、知识丰富、能言善辩,他们甚至可以左右咨询师的情绪和判断。
其实,疯子与天才之间往往就是一只手的正反面,一些某一专业上的强人,却有着精神问题,他们可以在商场或职场中打败对手,在咨询室里会让咨询师怀疑自身。
这样说来,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还颇有些危险,每天都面对各种千奇百怪的情绪和思想,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发泄,任由其滋长,就容易对工作形成懈怠。
另外,这些负面能量使无时不危及到自己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安全。
所以咨询师也需要定期做心理疏导,即业内的“督导”。
无论是多么资深的咨询师,对待此事都不敢大意,需要定时或不定时的接受督导,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师喜欢说:最需要心理咨询的人是自己,这有些开玩笑的意味,事实上也是咨询师能长期生存的一种历练。
心理咨询师的自省和自愈,是一种日常的进程,可以是自我分析、自我疏导,也可以是通过出游、阅读、静思、观影来实现。
心理咨询师根本无法帮你解决问题
很多人可能认为,心理咨询无非是来访者提出问题,咨询师给出答案、解决问题。
外行人如此认为还有情可原,可怕的是很多新入行的心理咨询师也有这种误解。
但事实上,心理咨询师没有办法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因为每个患者就诊的原因都不同,无论咨询师多么有才华,他都无法处理所有的问题。
如果患者达到了需要临床冶疗的程度,比如抑郁症,那就完全超出咨询师的能力范围,必须住院治疗。
我们对事物的反应通常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客观事实发生,然后我们对事情进行评价,最后我们做出情感反应。
遇到事情,有的人高兴,有的人郁闷。
不同的情绪反应并不完全因为事情的不同,而是因为我们对客观事实的评价和理解不同。
事实上,几乎没有办法控制情绪反应。
毕竟,能够达到“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境界的人屈指可数。
因此,不难理解,解决问题需要的是改变客观事实,而说服和安慰则需要控制情绪反应。
这些都是不可行的。
然而,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对事物的评价来找到更好的自己。
心理咨询的过程其实就是帮助患者重新找回自己,不管使用了哪种心理学技术,患者只有有了自我意识,有了方向,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就像做完手术后的医生对病人家属说:“我已经尽力了,剩下的就只能靠病人自己了。
”就像《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阿飞经历林仙儿多次背叛后依然对她执着,而最后的五个字让阿飞终于走出了林仙儿的阴影——“突然想通了”。
心理咨询师也一样。
无法帮助你解决问题,却可以帮你你“恍然大悟”,就是他们存在的价值。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