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龙爸开讲
心理治疗有效吗?
自从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开始,心理治疗就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后发展出多种治疗方式,比如行为治疗、访者中心、认知冶疗等。
真正的划时代突破发生在1974年,整合诞生了认知行为疗法。
截至目前,心理治疗已经成为国际医学界所依赖的重要助力。
经过研究发现以两个事实:
就中长期的疗效而言,认知行为疗法的效果与该病相关的药物接近。
心理CT的有效程度明显高于安慰类的药剂,与抗抑类药物有效性无显著性差异。从治愈率上看,心理CT的治愈率高于单一的抗抑性药物,复发的概率更低,只是心理治疗的周期较长。
心理治疗日益受到业界重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虽然药物的效果立竿见影,可是它只能对2/3的患者有效,其余的1/3是什么表现呢?
是无响应。
那么针对这些抑郁症患者,心理治疗就成为唯一且有效的手段。
特别是最近的二三十年中,抑郁症与心理治疗的相关性研究越来越多,更多的报告支持两者之间明显正相关。
因此心理治疗成为抑郁症的重要治愈手段。
指南的治疗推荐方案
在APA2010中,都推荐把心理冶疗作为轻中度抑郁以及中重度抑郁的初始治疗方式。
另外,在SIGN2010和CANMAT2009中,更是把心理治疗作为抑郁症的首选方案。
以下我们看一下APA2010对抑郁症治疗的建议:
创建并保持良好的心理治疗协作关系;
心理异常和精神病学病史与症状的归纳与评估;
该患者危险行为的可能性,比如**或疯狂;
有助于患者身心调试的医治环境;
生理、心理机能的损伤程度以及当下的生活品质;
与专科医师协作会诊,确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
不断跟进病人的心理状况;
阶段性评估心理治疗的得失;
对病人及其家庭开展身心健康的辅导。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上述9条中,无一条提及药物治疗的。
就之前若干年的临床数据显示:抑郁症效果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心理认知与行为疗法。
其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贝克认知理论和其后发展出来的抑郁认知理论。
下面我们来简介一下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前提与假设
行为反馈机制:抑郁是行为没有得到相应正向反馈的结果。
比如良好的工作没有受到表扬、天天加班却没有拿到理想中的奖金。行为治疗的基本规则:低烈度的适当运动,以不产生疲劳感为宜。
相反的情形就办只能加深抑郁的创伤。
这里最关键的是一个度的把握,然而这绝非容易实现的。认知处理机制:所依赖的一些基本理论如歪曲的思维、不良性假设、负性图示等。
其中认知扭曲是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核心。
事实上这种疗法被广泛认可也得益于此。习得性无助:抑郁症患者对于结果的归因存在着巨大的偏差,他们通常把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比如运气、贵人相助等。
而把失败归究于自己,是自己种种的缺点和不足造成的,而且把这些因素视作永久性、难以改变的。
认知重建
需要正视的一个现实是:抑郁症乃至很多心理疾病的产生,都不是由压力、紧张等事件直接造成的,而是由本人经过感知-认知加工后的结果,当然这种结果是在并不积极也并不理性的认知模式下形成的。
CBT的治疗目的,就是要通过转换思维和认知,引领患者正确归因,进而修但系情绪与行为的错位,助其重获健康。
而心理师的重要工作内容就是与病人一道研究,并辨识出这些负面的认知过程与扭曲机制,更深层次的了解思维与情绪、行为之间关系的主线。
通过一定的练习,为患者建立正向的反馈机制,改变其非正常的思维模式,使病人正视过去憧憬未来。
帮助病人在面对压力和负面情绪时,采用正确的方式应对,重获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力量,打败抑郁。
因此,行为认知疗法的核心就是认知重建。
帮助病人改变负面消极甚至是自毁式的思维模式,使其学会正确积极的思考,是心理师贯彻始终的行动指南。
而许多数据已经证明了它的有效性,因此CBT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
认知重建一旦成功,整个治疗就算成功了一大半,接下来的重工作是练习心理应对技能,这既是对CBT治疗的巩固,也是另一种深入,可以使疗效更加持久,减少复发的可能性,很有希望使病人从此彻底摆脱抑郁的纠缠。
当然,每个人都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认知:和快乐舒服一样,忧郁、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也是多彩生活的一部,患者如果能在治疗过程中获得了自我觉察和思考的能力,能主动疏解心中的负面波动,不再被其奴役,他将会开始一段全新的人生,我们拭目以待吧。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