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轨心理学。
提到 “越轨” 这两个字,大家脑海中最先浮现的会是什么呢?是违背道德伦理的行为,比如红杏出墙这类不道德的行径?还是那些在媒体上总能吸引大量眼球的犯罪新闻?又或者是一些引发广泛争议的社会现象?
其实,越轨行为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不经意间做出过越轨的举动。就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今天你要是没有听从妈妈的叮嘱,长时间沉迷于游戏,在母亲眼中,你的这种行为就已经算是越轨了。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越轨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相当普遍。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各种规范编织而成的大网之中,这些规范涵盖了法律、道德、伦理、价值观、社会期待以及各种制度等多个方面。它们无时无刻不在约束、控制着我们的行为,对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有着明确的期待,并在无形中给我们的行为贴上各种标签。一旦我们的行为违反或偏离了这些既定的规范,就会被视为越轨。然而,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创新和超越同样也属于越轨的范畴。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越轨行为,还会有如今改变世界的苹果公司吗?苹果公司不断突破传统的设计理念和技术限制,推出一款又一款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引领了全球科技的发展潮流。同样,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时期的大胆尝试和突破常规,又怎会有如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甚至要感谢越轨行为,正是因为它的始终存在,人类社会才变得如此变幻莫测、多姿多彩,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越轨行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之一。
令人遗憾的是,除了我们中国政法大学,全国几乎没有其他高校开设这门独特的课程。越轨社会学是一门极具整合和融合特点的学科,它融合了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解释方法和研究工具。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希望大家能够形成一种整合的方**和价值体系,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在正式开启这门课程的学习之旅前,我想请大家先思考几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凡尔赛式炫富会成为大家攻击和群嘲的对象,却又在不经意间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的象征?女装大佬又是如何从一种小众的、被人误解的现象,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标签,受到部分人群的追捧?同性恋群体曾经遭受着社会的歧视和排斥,他们又是怎样一步步争取到自己的话语权,成为社会发展前沿的一部分?还有,阶层固化问题是否真的让每一个出身寒门的孩子感到寒心和无助?
这门越轨社会学课程一共分为 20 讲,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个单元,我们将重点探讨对越轨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我会详细地为大家讲解都有哪些不同类型的越轨行为,以及背后那些约束和规范着这些越轨行为的规则。只有了解了这些基础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越轨行为在社会中的表现和意义。
第二个单元,我会向大家介绍一些在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等领域中比较著名的对越轨行为的解释理论。这些理论就像是一把把钥匙,能够帮助大家打开理解越轨行为的大门,让我们知道应该如何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去看待越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