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中国画-52新生命活跃起来:李可染及新时期山水画
这期是近现代山水的最后一期,也是整个节目的最后一期。前面我们讲了近现代的几位重要的画家,这期我们从里格尔一路讲下去。
都说国画的命脉断了,其实从国画G命以来,从美术学院制度引进后,也培养过大师,比如傅抱石、石鲁和这期要讲的米格尔。他们都学过西洋画,也都从小爱画水墨画,他们的新山水画开创出前所未有的画风意境。石鲁的山水伤痕累累,酷报时喜欢画风雨,里格尔爱画山光水影。在黑沉沉的群山里,那些逆光的树、闪光的瀑布和明亮的白墙异常夺目,他们的个性也在各自的画风中毕露无遗。史鲁铁骨铮铮而紧张分裂,孵抱时雷厉风行又文质彬彬。李格冉大巧若拙,又重又黑,美在浓郁。都从晚清走过来,徐悲鸿、林凤莲让我们想起民G,傅抱石、李可染、钱松岩则属于新的时代。
1959年傅抱石和关山月合作了江山如此多娇,石鲁拿出了转战陕北,紧接着1962年米格冉也画出了万山红遍,这些作品都成为红色绘画的经典。万山红遍采用范宽式的构图,主题来自太祖的沁园春长沙那个时代流行的词。在南方,层林尽染的景色是有的,但却不可能万山红遍。这是G命的浪漫主义山水画,主题先行,隶属于红光亮的审美。
里格朗大器晚成,他30年代已经成名,但30年后才真正的拿出自己的代表作。他是江苏徐州人,13岁半时学的是四王风格的山水,16岁读上海美术师范,1929年不可考上国立杭州艺专的研究生,师从林风眠和法国来的老师格罗多,专攻素描和油画。37年进入第三兵工作,后来到重庆,也住在金刚坡。44年,李格兰在重庆办水墨写意画展,徐悲鸿为画展作序。在抗战时期的重庆,李可染看到附报时找到了自己的风格,心里想必很羡慕,他也不着急。47年,徐悲鸿邀请李可染到北平艺专任教,并允见他见齐白石,跟着齐白石学画。尼格兰找黄宾虹拜师,是否也是通过徐悲鸿,那就不知道了,只知道那时候徐悲鸿也请来了黄宾虹到学校授课。
从传统眼光看,傅抱石出国前的笔墨已经接近一流,40年代米格兰重庆时期的作品格调同样也很高,但自我风格还不分明,还没有脱离石涛的影响。虽然跟两位老大师学笔墨,终身坚持书法日课,但李格冉并不想回到老路上,而是希望能画出具有传统笔墨魅力的现代水墨画。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魄力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