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权力博弈-06经典的国际Z治:远交近攻
这节课我重点讲讲秦国的外交政策。正是由于贯彻了比较正确的外交方针,秦国才能毫不费力的一统天下。那么秦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浓缩成四个字,远交近攻。
这个政策是秦昭襄王至秦王几代国君都奉行的军事政策。可以说这个战略贯穿了整个秦统一六国的过程。秦国诸王在进行Z治经济改革的同时,围绕着兼并六国这一既定目标,把军事扩张和外交努力来了一个珠联璧合。经过长时期的不懈的努力,最终在秦始皇手中实现了统一中国的宏愿,我们现在一提远交近攻,都知道他到最后取得了很好的战果。甚至直到今天的世界,这个战略还在被广泛的应用在国内际Z治的舞台上,那么我们心中不禁好奇,这么给力的政策怎么产生的?
其实秦灭六国,称霸诸侯的战略目标,在咱们上一讲中提到的秦孝公时就已经确定了。具体的说就是首先富国强兵,抢夺地利,然后东向以制诸侯,最后成帝王之业。雄心勃勃的秦孝公是一位很有远见的Z治家。秦孝公六年,也就是公元前的356年,他重用商鞅,开始变法图强,同时致力军备,加快军队建设的步伐。秦孝公这个董事长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励精图治,充分搞了个西部大开发,一气开发和利用了富甲天下的关中平原,使秦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也得到了提高,改变了原来老木儿的面貌。
到了秦昭王的时候,秦国进一步强盛,综合国力已经超过其他六国。在军事上,秦国战车千乘,奋击百万,以秦卒之勇,车骑之多,足以挡诸侯。战国时代的国际环境那是错综复杂,要是各国之间势均力敌,那还好,那样就叫多极化,有利于保持彼此之间的战略动态平衡。但是一旦其中有一个国家来了一个异军突起,那么这个动态平衡也就随即会被打破。经历了商鞅变法后的秦国逐渐强盛,这就让其他六国诸侯跟那热锅上蚂蚁一样坐不住了。所以六国都开始憋着屁,准备采取积极对策扼制秦国的发展,尤其是六国一致以合纵的策略联合对付秦国,想要来个绝杀,使得秦国在诸侯国之中陷入被动和孤立的境地。为了应对这种来势汹汹的袭击,秦军又开始了御敌作战,那就是广召天下谋士组成国家级智囊团。这波人专门研就对付六国的制衡之策,于是远交近攻的方略就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慢慢给憋出来了。
这个远交近攻的思想,其实萌发于秦惠王时期。秦惠王的时候,当时有一张三寸不烂之舌的秦相张仪提出了治愈六国之术,也就叫连横,这个连横就是最初远交齐楚以打击韩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