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积极心理学-10自我效能:让孩子觉得“我能行”(下)
通过上期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影响一个人自我效能感的五个主要的因素。围绕这五个要点,我们也有五个相对应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自我效能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给孩子的积极心理学-10自我效能:让孩子觉得“我能行”(下)
通过上期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影响一个人自我效能感的五个主要的因素。围绕这五个要点,我们也有五个相对应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自我效能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一个方法就是我们可以表现出来成功的样子。装成功其最后有可能就是真成功。这就是华为老总任正非一个特别有名的名言。他就说过一辈子装机急,那其实就是真积极。想想是有道理,你这一辈子就是活出了积极的样子,所以这种样子也是对我们有影响的。
那么怎么去活出积极的样子?我们从生活中间,从小事就可以开始做。比如说走路的时候,就一定要走出拂拂生枫的精神气头来。在现实生活中间,大家注意到没有?那些成功的人,他往往走路都是有一种气派,有一种气概。所以我们自己不妨走的快一点,走的积极一点,走的抬头挺胸往前的样子出来。同样的这些成功的人,他一定是打扮的干干净净的,所以我们自己也打扮的干干净净也很重要的。反而如果自己走路慢慢腾腾的,不忧不慌的,步履沉重的那肯定就是一种消极的样子,就没有做出自己的积极的样子。
还有什么办法让我们做出自我效能感的样子出来呢?比如说上课的时候能不能坐在第一排,不要老躲在后面,发言的时候能不能第一个举手,开会的时候能不能第一个表态,观看演出的时候能不能走在最前面。只要是能够有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劲儿,那么是不是就会给我们一种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作用。所以装装久了以后,他就不是装了,它是活出了一种自我效人的样子出来。
第二个特别重要的就是模仿,模仿谁?模仿你心目中的英雄,模仿你身边的那些成功人士。孔子就曾经说过,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什么意思?就向别人学习积极的行动,积极的生活方式,自己也可以变成积极的人。向别人学习成功的样子,自己还真的有可能成为成功的人。所以说像我那样学习,向优秀人士学习,你的孩子不愿意练钢琴,很多父母亲就喜欢在网上找了一些钢琴大师的表演视频让他们看,让他们去模仿。
无论是王朗还是李云迪,学谁不重要,关键是孩子要喜欢这个人,认同这个人。这样的话潜移默化,他的一些优点就变成我们孩子自己的优点,他的一些表现行为方式就会成为我们孩子的表现行为方式。但是在挑选学习的榜样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挑选那些神童,四岁上台表演,八岁拿国际大奖这样的一种人。离我们孩子太远,因为我们普通人太遥远。最好的方法还是寻找身边的一些和我们孩子经历相似、家境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