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出乐观的孩子-09见人下菜碟的ABC
今天咱们精读的是第九章乐观教养ABC法则。今天的主要内容就是要谈谈怎么结合你家孩子的具体情况,给ABC应用来做个高定。ABC是通过改变人对某个事物的认知,进而改变人的想法、态度与感受的这么一个心理干预流程。
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老太太家里俩儿子,一个卖伞一个晒布。就这个故事,这老太太对下雨以及晴天的认知差异。之前是不管什么天气都觉得有个儿子肯定要吃亏,后来变成了不管什么天气都觉得有个儿子肯定生意是好的,直接影响了他的心态和情绪,这个就是ABC。
说起这个ABC法则,它可以算得上是认知取向的心理疗法里面的大杀器了。简单易学还好用。当年很多考二级心理咨询师的人,都愿意拿它来作为答辩案例的核心方法。技术好掌握,效果也不错,那口碑自然就不用说了。而马丁在一章里讲的,其实就是这套已经相当成熟的心理咨询技术,如何稍加改良,就能用在咱们自家孩子的乐观养成上。
但你要知道,好的法门总是万变不离其宗,而好的法门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情况,它有不同的使用方法,ABC法则也是同理,纵然在基础理论和核心元素上它已经确定了,但用在你家孩子身上那跟用在我家孩子身上那依然需要要做区分。就像咱俩家的孩儿,他都爱吃带馅儿的,但你的那个爱吃羊肉馅饺子,我们家的爱吃韭菜盒子,那这两样的东西都能让孩子长得高高壮壮。但咱最好还是要给孩子他能接受的,适合他的这个处理手段。所以今天这个精度我主要想谈的就是马丁花了20页来聊的这个ABC法则。除了他所说的总则和大方向之外,结合孩子的4种类型,咱们怎么能做一个私人定制出来。这次精读我强烈建议你先把书中的内容全看一遍,然后再来听,这样效果肯定会更好。
马丁在本章一开头就提到了一个词儿叫思维捕捉。的确人是很难进入彻底的放空状态的。你哪怕什么事儿都不做,我们大脑中的默认模式网络也会被激活。而这个时候人就会自然而然的开始跟自己对话了,开始整理过往的记忆,考虑当下的环境以及畅想未来。
你比如说我今天上午在出租车里边的时候,我就呆呆的望着窗外,脑子里边大概就是这么想的。我就想着,今天早上我不该喝酸奶,等下路上如果想上厕所,这就不好办。我这个人先天就有乳糖不耐,但是偏偏你还老爱喝酸奶。野壮,你以后不能这样。这条街怎么开了一家面包店,下次路过应该进去看看。我儿子最爱吃枫糖牛角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