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太有趣-35宦官和外戚的拉锯战
第34集,宦官与外戚的拉锯战。外戚又叫做外家戚畹,就是皇帝的母族妻族。历史上帝王年幼时,外戚往往干政善全,甚至有改朝篡位者,造成天下混乱,而宦官一般出身低微,目不识丁,为一般人所不齿。然而,一旦掌权之后,宦官也开始兼并土地,上升为地主阶级。
前头我们讲过,宦官身体上有缺陷,心理上也有可能不正常。不过宦官并不一定都是坏人,宦官中也时有出类拔萃者,改良造纸术的蔡侯,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都在青史上留有好名声。但是,宦官虽然不都是坏人,宦官制度却一定是黑暗的这是因为,第一,宦官身受腐刑,性情上变T,对社会、对正常人存在着仇视心理。第二,宦官没有小丁丁,没有后代,因此也就不受道德观念的丝毫约束。第三,宦官出身低微,目不识丁,没有文化素养。第四,宦官只懂得送往迎来、阿谀奉承,而没有任何Z治经验。而外戚专权,我们不能说都是历史的不幸,但是由于都是名不正言不顺,很难得到朝中大臣的真心臣服和忠诚效力。外戚抢夺权力,又都基本是为了抢权而抢权,将个人家族利益置于国家社会利益之上,外戚专权基本上也都是国家和百姓的不幸。
真说起来,外戚和宦官专权几乎是历朝历代都有的现象,他对各朝各代的Z治也都或多或少产生过一些影响,这种影响的大小则取决于外戚或者宦官对权力的控制程度。外戚与宦官或合作或对立,围绕皇帝展开激烈斗争。汉朝从始至终,外戚Z治都紧密相随,诸如汉朝末年,皇家威权再次下降,朝中各种势力乘势而起,展开争权夺势的斗争,宦官、外戚各自肚肠,窃取权力的活动层出不穷。
外戚使高在汉宣帝临终时被拜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受遗诏,与萧望之周堪共同辅佐汉元帝。元帝即位之初,信任师傅萧望之周堪,经常与他们讨论朝政。萧、周又举荐宗室刘相与是中金敞四人同心辅政。这一下,受到宣帝宠幸的史高被晾在一旁,在原地这里碰了钉子,受到排挤,实在是气不过,便与宦官中书令弘、公仆射石简相勾结。红石二人在宣帝时就掌握朝廷机要,元帝对之也是信用不疑。萧望之、周堪等人担忧外戚史高与洪公石显结党后会为非作歹,多次劝谏元帝赤足这些奸佞,整顿朝廷纲纪,可是元帝对此事却丝毫不放在心上。经过数年的斗争,袁立反而在石阡等人的挑唆下,迫使萧望之自杀。
摒弃周刊刘向等人于权力中心之外,在萧望之等人之后,有个大人物叫京房,也在与宦官佞臣的斗争中再次被害。这个京房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