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太有趣-22赤帝子刘邦
第21集,刘邦赤弟子汉武帝涉黄。上回我们讲到秦始皇推崇杀R重者为忠臣,你听听这就是我们雄才大略的秦始皇。这个足以把人吓得肝胆俱裂的标准,具体落实的情况在历史上又是怎样呢?
在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中,太史公有段这样的记载,说当时有个范阳令,他在任十年,杀R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穷人之首不可胜数。然而慈父孝子莫敢自认,公之腹中者为秦法。而这个范阳令一肚子坏水,心狠手辣,杀R家的父亲儿子,看人家腿脚,展人家脑袋,受害人的亲属竟然是敢怒不敢言。你想想,一个小小的县令尚且如此残暴凶残,其他各级官员便可想而知。这样,在黑色·恐怖笼罩下的秦帝国就成了贪暴之力。行路王家,民愁无聊。王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路,段誉罪以千千万数的大监Y。
在这个惨绝人寰的大监Y中,秦始皇又有意不断的补充进一批又一批以罪犯为主力的无偿的非生产性的劳动大军。他们按照秦始皇的意志,在各级官僚的催逼下,源源不断的开向秦始皇最需要他们的地方。真难想象,在秦始皇的法治主义的治下,人人都有罪,并且是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蜕变为了人人在惩罚面前平等,结果可想而知。秦始皇的法治主义终于把秦帝国境内的大多数人推向绝境,也为秦帝国的毁灭埋下了无比。
那作为继任者,刘邦为什么称作赤弟子呢?汉武帝为什么涉黄呢?话说公元前209年的夏天,一场大雨之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时候,对秦王朝的恐怖统治早已忍无可忍的人们,似乎全部突然醒悟了。自古以来,只有公卿大夫才能登上了朝堂大门,在人们面前突然敞开,似乎连皇帝的宝座距离他们也只有一步之遥。于是,怀抱着各种理想与志向的人们,纷纷从公堂、街巷甚至是田间地头走进乱世,一时间惊奇及林立。群雄纷争,谁都希望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而当无数英雄在战场上颓然倒下之后,最后的赢家却是一个最不像英雄的人,他就是刘邦。不过,草根刘邦也不会脱离为政权寻找合法性的必经之路,他号称斥弟子。不过刘邦对于五德始终学说似乎最缺乏研究,当了赤帝子并不承认汉朝是火德,还要一味的承袭秦朝的水德,直到汉武帝刘彻上台,才定汉朝为秦朝水德的克星,土德上皇,从此中国的宫廷开始变为明黄一色。
前头咱们说过刘邦斩蛇旗的故事,一般认为这是后来刘邦为解释自己为何走上G命道路进行的民议场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