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养育孩子课程-04这些脱口而出的话,不要再对孩子说了!
这次课我们分享学习一个正面管教的工具,如何用正面的语言代替不语言。
语言真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东西。同样的一件事儿,用正面的语言可以表达,用不语言也可以表达。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正面语言的力量。
大家可能有这样的经验,当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在跑,你在后面大声喊毛毛不要跑,结果会怎么样呢?他可能会跑的更快,为什么呢?因为他只听到一个字跑。如果你换一个喊法,毛毛停下来,大家猜一下结果会怎么样,毛毛停下来的可能性更大当有的妈妈问我,为什么他的孩子总是叫他往东就往西,孩子总是做相反的事情的时候,我会很好奇的问,那你具体是怎么跟孩子说的,结果我发现很多妈妈都会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别哭了,别跑了,不能打人,别玩水,不要乱扔,不许动。孩子再大了一点,就变成了别看电视了,不要再玩手机了别磨磨蹭蹭的,不要打架,不准说脏话。如果你是孩子,当你听到这些话的时候,你会是什么样的感觉?我相信孩子听了这些话的感觉都会是不舒服,感觉到被指责、被控制,那么孩子感觉不好,自然不会表现的更好。我们把这一类以不和别开头的带有命令式口吻的语言通称为不语言,不要小看这些不语言,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记录一下自己一天对孩子说的话。
你可能会惊讶的发现,原来有一半以上的时间你都在使用这些不语言,这些不以人就像弥漫在家里的毒素一样,悄悄的在破坏着家里每个人的情绪健康。我记得在11月份有一个电视节目爸爸去哪了那一集,村长安排了一次换爸爸的任务,陈小春负责带着三岁多的小泡芙。午睡后带着床气的小泡芙发现不是爸爸在身边陪伴,哇的一声大哭起来。陈小春手足无措,不断的哄他说,你别哭,不要害怕,没什么可怕的。可是三岁多的小泡芙的情绪丝毫没有缓和的迹象,一直哭,直到哭累了才停下来。而同样不愿意离开爸爸而大哭的是吴尊的女儿。吴尊跟女儿这样说,你要勇敢,你是很勇敢的。女儿很快停止了哭泣,同意离开爸爸去新爸爸家。
同样是安慰大哭的孩子,陈小春用的是不语言,而吴尊则是用正面的语言引导孩子。那我们看到了正面的语言才管用,那为什么那些不语言没有作用呢?这是因为人的潜意识是无法辨识不和别这一类否定词的,会自动过滤掉。
加州大学语言系教授乔治莱考夫,在他的认知科学基础课上,他经常叫学生做个练习。他会跟学生说,别想一只大象,你做什么都可以,就是别想一只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