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中的自我分析-11情感需要|3其实是你太匮乏了
从这节课我们来跟大家分享的是你内心的疙瘩。让你受伤的不仅是对方做了什么,更是因为你对他有一种情感需要你,需要他。可是他做了一些事情刺J你,不满足你,于是你就受伤了。
亲子关系中的自我分析-11情感需要|3其实是你太匮乏了
从这节课我们来跟大家分享的是你内心的疙瘩。让你受伤的不仅是对方做了什么,更是因为你对他有一种情感需要你,需要他。可是他做了一些事情刺J你,不满足你,于是你就受伤了。
现在我们来看看,在你受伤的这个过程里,双方的责任是什么?为什么你会受伤?在关系里你会因为某件事情而受伤,其实是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第一就是对方的刺J,第二其实就是你的承受力。当你的承受能力大于对方刺J的强度的时候,你是不会有受伤感的。你能够接受并且容纳甚至帮助对方来消化他的这种糟糕的情绪。
你比如说假如你是一个父亲或者母亲,然后你的孩子在哭,但是他哭的这个浓度并不强。这个时候这个哭的浓度在你的承受立方围之内,你就能够抱抱孩子,安抚孩子,哄哄孩子,然后知道孩子不哭了。但是如果孩子一直哭哭的这个强度力度超出了你那一刻的承受能力,你就崩溃了。你就会说哭什么哭,别哭了,烦死了之类的一些话。
你再比如说如果你的朋友误会你,这是一个对你的一个刺J。但是如果他的这个误会的强度在你的承受力范围之内,那你可以去解释一下,你刚才是误会我了,然后直到你们的关系得到了修复。但是如果你的朋友语气过硬,非常的态度糟糕,超出了那一刻你的承受力,那么这个时候其实就是一个事故了。
你再比如说常见的接电话和回应问题,很多人建议我的另外一半为什么不及时接我电话?其实没有人能绝对及时接电话的,有谁能在0.00000001秒之内你就接到电话了?这不可能。
所谓的及时接电话,及时回应,他只是一个个人的主观感受。所以你可以看一看那个片刻你能耐受多久都不会回应的。有的人他能耐受,电话铃声响完之前你就应该回应我。有的人则能耐受,对方几个小时之后再打给我,再回应我也可以。有的人他则能耐受,其实你这次不回应我也没什么关系。所以这些人的区别就在于那一刻承受力的不同。
当你感觉到受伤的时候,你当然可以改变对方的行为,让他的刺J降至你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你就不会受伤了。这个方法很好,但是这个操作它其实是有两个弊端。第一个弊端就是其实对方可能是难以控制的,改变对方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即使你花费了很大的力气来改变对方,他也未必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