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启蒙之《三字经》-05知识传授|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五行是中国传统思想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古人认为,自然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的。随着这五种元素的盛衰,自然发生变化,不仅影响人的命运,而且引起宇宙万物的循环。不已。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05知识传授|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五行是中国传统思想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古人认为,自然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的。随着这五种元素的盛衰,自然发生变化,不仅影响人的命运,而且引起宇宙万物的循环。不已。
古人认为五行相辅相成。共生,就是共生、共荣,就是生成、转化、培育;相互制约,就是相互制约、平衡、斗争。
五元素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是木。生命需要水的滋养才能生长,故“水生木”。人类最早获得的人工火是钻木取火,故名“火”。火灭后,只剩下一堆灰烬,生命又归于一杯黄土,故“火生土”。土壤中蕴藏着各种矿藏,故“土中生金”。金色代表秋天,也就是八月。古人认为潮汐是月亮产生的,特别是中秋满月时的潮汐,所以“金生水”。这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循环。又因为水能灭火,所以“水克火”。土能充水、能堵水,故“土克水”。木能从土中生长,故“木克土”。金属斧头可以砍伐树木,故“金克木”。火能熔金,故“火克金”。这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循环状态。
五行的概念不仅源于实践,而且能够更圆满地解释一些自然和社会现象。因此,它得到了古人的肯定,并长期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思想武器。人们进一步将很多东西与五行挂在钩子上。例如五脏:木为肝,火为心,土为脾,金为肺,水为肾。五种颜色:木代表青色,火代表红色,土代表H,金代表白色,水代表黑色。五方:木为东,火为南,金为西,水为北,土为中。
尤为重要的是,五行不仅是自然哲学,而且是Z治理论。根据五行专家的说法,每个继承天命的王朝都符合五行(又称“运”和“德”)之一,而继承它的王朝则符合下一个“运”。五个要素的优先顺序。规则。统治者的一切重大行政措施都必须符合相应的天命,否则就会导致统治秩序混乱,违背天命。比如秦朝号称靠水运,所以还是黑色,用六作为计量标准。统一了建国后设立的三十六个县,是六个的倍数。秦朝盛于西汉。按照土在水之上的顺序,要运土。但也有儒家学者认为,秦朝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王朝,真正的漕运应该由汉朝来进行。所以,西汉初期,我们还是按水德行事,直到中后期才改为土运。土对应的数字是五,所以西汉的年号每五年更换一次,很有规律。这是根据土命的。行事有德。那么,说五行“来自数学”有什么意义呢?古人将一到十的十个数字分为两组,以对应五行。古人称之为“五行生数”,然后除以中心数。“五”相加,得“五行化数”,即天生水,地生百分之六十:天生火,地生百分之七十;天生火,地生百分之七十;天生水,地生百分之七十。3的天生木,80%的土;4的天生金,90%的土生木,以此类推。因此,据说五元素起源于数学。明清时期,著名的图书馆“天一阁”源于“天成水”之说。因图书馆必须防火,水能克火,故有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