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衰自万历始-36【戚继光】第36集 练兵之法
戚继光着手组织他的新军,兵员不是来自军户和卫所,而是另行在浙江省内地招募的志愿兵。由于ZZ已深切理解事态的严重性,所以不得不批准他的组织新军的计划,并且加征新税作为招募和训练的费用。对于这种支持,戚继光在对士兵所做的训话中就告诫他们应该知所敢击。他说:你们当兵之日,随刮风下雨,袖手高座,也少不得你一日三分。这银分毫都是官府征派你地方百姓办那来的,你在家哪个不是耕种的百姓?你思量在家种田时半纳的苦处艰难,即当思量。
今日食银容易,又不用你耕种单做。养了一年不过望你一二镇杀生,你不肯杀贼,保障他养你何用?就是军法漏网,天也斩首于人,杀你。道德义务的劝说加上群众固有的宗教信仰,使戚继光得以在所招募的新兵中建立铁一般的纪律。上文所说的连做法虽然不可能经常被不折不扣地执行,但其杀医警百的恐吓力量足以使部队在强敌之前不易被击溃。他所制定的赏罚原则并不完全决定于战斗的胜负,即使大败有功者仍然要给予奖赏。相反,即使大胜、作战不利和临阵脱逃者仍然要受到处罚。在他的一本奏折里提到,一五六二年的一次战役,他命令部队夺取。做倭寇占领的石桥。第一次进攻失败,一哨官兵三十六人全部阵亡。第二少继之而上,又损失了一半的人员。这时剩下的官兵企图后退。
在现场督战的戚继光首任哨长才使攻势得以继续不衰,最终击破敌阵,大获全胜。而这次胜利也就成了他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事件之一。这种严格的纪律固然是取得胜利的必要保证,但是它的残酷性也实在使人不寒而栗。士兵离队后就会受到割去耳朵的处罚。而且据传说,戚继光的第二个儿子由于违反军法而被他毫不犹豫地处死。这样的严刑峻法也许已经离开了通常的人情,但是戚继光的这一治军方针中。禹造成了一支坚强的部队。后来他调任计辽总兵,有一次在大雨中向全军训话,唯独他从南方带来的三千名军士能几个小时屹立不动,如同没有下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