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养育理念课-13孩子为何胆大妄为
今天我给大家讲述一下孩子为什么胆大妄为。他的胆大妄为体现在不听家长的话,不听老师的话。到了初高中甚至在课上他敢顶撞老师,敢逃学。其实孩子胆大妄为就是家长的纵容性溺爱造成的这句话可能比喻的不恰当,但是中国有一句俗语叫狗仗人势。
作用型溺爱的定义是当孩子违背了一些社会上的原则、校规、法律法规,他本应该成承受社会给他的惩罚和惩戒,但是家长却肩负起了这个责任。例如两个小朋友发生了争执,你不去制止,而是责备其他的孩子。例如,孩子违反了校规校纪,本该受到学校的惩戒,但是你花钱找关系帮助疏通。胆大妄为的终极培养目标,就是像网络上流传的十大最野孩子。其实,胆大妄为没有一点好处,它既不是自信,也不是勇气。他的错误可能来源于家长一种畸形的爱。
我记得我的隔壁班级曾经有这样的一个小女生,她在上课的时候玩手机被老师发现,老师要没收他的手机,把他交给班主任,他就不给。在找教导处的期间,这个女孩自己跑回家去了学校,准备给这个女孩处分。下午的时候,他的妈妈和这个女孩一起找到了学校,这个女孩的妈妈大闹校长室,据说是教育局里的关系,理由是科研老师不允许给孩子听课,领导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此事不了了之,后来这个孩子经常跟老师打架,班主任把这个孩子的家长找到学校,这次是他爸爸来的,班主任要求这个孩子要给老师赔礼道歉,孩子的爸爸也说,你应该给老师赔礼道歉,但是这个女孩指着他爸爸的鼻子说,你该上哪去上哪去,你把我妈叫来,你就向着别人,我妈向着我。当时我能看见这个孩子的爸爸的脸气的都发青了,嘴唇子直发抖。当然这个事情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可悲的,这个孩子最后被学校开除了。
这种作用性的溺爱会让孩子的胆量越来越大会把孩子推向罪恶的深渊。在孩子的教育中,当孩子违背了一些校规校纪了,一定家长不要过分的帮他去承担责任。当孩子遇见了自己无法去解决,很难去解决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才果断的出手,那才是真爱。我相信家长能智慧性的把握好这个度,让孩子在成长中去承担自己的责任,孩子会慢慢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孩子才能更优秀的茁壮成长。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儿子五岁的时候在幼儿园疯闹,他追前面的一个小朋友,结果前面的小朋友关门,他去开那个门,一只手指甲染在了门缝里,幼儿园打来电话不停的赔礼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