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素养之八年级-22认识区域的联系与差异——以珠江三角洲
我们首先来听一首歌,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为老人在中国的南海。
那么同学们知道歌词中的一个圈指的是哪儿吗?它为什么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珠江三角洲,罗迪演绎。珠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区,这个区域的区际联系对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它的外向型经济是如何发展壮大的这就是本节课重点学习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看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歌词中的一个圈指的就是珠江三角洲区,简称珠三角。珠三角之所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珠江三角洲区域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邻近HK、澳门,和东南亚隔海相望,是中国的南大门。包括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等九个城市组成的区域,城市之间有众多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相连接,海陆兼备,交通运输便利。
那么除了地理区位优势之外,珠三角的对外联系是如何促进它的经济发展的呢?珠江三角洲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华人华侨众多。历史上在祖国的大灾难面前,他们慷慨解囊,甚至牺牲生命。改革开放之后,这些华人华侨献计献策,捐款捐物,投资办厂,有力的促进了珠三角经济的发展,比如华人首富李嘉诚、创办厦门大学的陈嘉庚先生等等等等。此外,该区域的发展还和国家政策密切相关,深圳、珠海被国家列为第一批经济特区城市,珠江三角洲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珠三角发展的独特优势,一是地理区位优势,珠三角临近港澳与东南亚。二是华人华侨众多。三是国家优惠政策,这些都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是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是什么样的经济,又有什么特点呢?珠江三角洲区域形成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出口外销为经营方向的外向型经济。可以将他的经济特征形象的概括为引进来,走出去。假如你是一位企业老总,要在珠三角新建工厂,需要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市场等,那么谁来提供土地并且加工制作产品呢?珠三角谁来提供资金和技术并且出口产品呢?港澳我们把这种分工合作的经济模式称之为前店后厂模式。前店是指HK、澳门,后场是指珠江三角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