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素养之八年级-13中国的自然灾害
自然是伟大的,他慷慨地给予人类赖以生存的阳光雨露和各种资源,但是也偶尔发发脾气,通过自然灾害怒刷存在感。
在人口与经济密集区,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很大。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以自然灾害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他们按照我国弓箭型的经济格局,即以东部沿海经济带为攻,长江经济带为界,分成长江组合、沿海组进行探讨研学组的考察。有什么发现呢?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中国的自然灾害逻辑演绎。咱们国家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者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例如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你知道咱们国家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吗?自然灾害会带来哪些危害,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长江组和沿海组的脚步,一起了解中国的自然灾害。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长江组的研学见闻。长江组在上游考察的时候,发现四川省有很多抗震知识宣传标语。他们了解到自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八级地震至今,近十年的时间,四川省境内竟然发生了三次七级或者七级以上的地震。与四川一样受地震困扰的还有青海省、云南省、台W省和河北省的地震,还时常诱发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如果我不幸遇到地震,要赶快撤离到空旷地带,或者躲避到坚固物体之下。如果遭遇泥石流,就要赶快远离泥石流往高处跑。
当我们的研学组来到长江中下游考察时,发现连续一周都是阴雨天气,同学们换洗的衣服都需要烘干。你能推测出他们研学的季节吗?没错,就是初夏。在南方有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45日无日头。这种6到7月梅子成熟季节,在江淮地区连续阴雨的天气被称为梅雨。由于气候阴湿,东西易发霉,黄霉的霉也可改成发霉的霉。细心的同学还发现途经的河流水位上涨,部分城市出现了内涝。在湖北省博物馆,同学们发现在湖北省漫长的历史时期,有许多抗洪救灾的感人故事,同时旱灾也常常发生。现在我们修了很多的水利工程,以减轻旱涝灾害的影响。
在长江组结束研学旅行之后,露露为长江组的研学做了总结。他首先解释了我国地震频发的原因,这里西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为地震多发区,因为这些地区位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地壳运动活跃。此外,在西南地区,由于地震频发,地形崎岖,夏季多暴雨,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接下来,他总结了梅雨天气和洪涝等气象灾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季,由于锋面雨带的停留,产生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