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堂-47礼让
孔子学堂之礼让。讲到礼,孔子老师对弟子们说,礼的精神主要体现在让字上。司马牛接着孔子老师的话说,走路的时候要让长者先行一步,就是有礼貌,吃到好吃的东西让老人们先品尝,也是礼的体现。孔子老师点点头。
子贡问孔子老师说国家君王如何讲理呢?孔子老师说,君王最应该讲理啊,如果国君们都讲理了,天下就容易治理了。如果国君们不讲理,他们对平民百姓讲理讲德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子路说,孔子老师,我觉得国家的君王讲礼让比什么都重要,国家间的争端多是不讲礼让造成的,只要君王们懂得礼让,战争就会大大减少,甚至就没有战争了。国君如果对百姓讲礼让,不逼着百姓多交捐税,国家也就和平安宁了。孔子老师又点点头,觉得弟子们讲得很好。
孔子老师沉吟一会后接着说,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想着一个字,就是让字。说话的时候让别人先说,吃饭的时候让别人先吃,走路的时候让别人先走。如果将来你们做了官吏,也要学会让一让平民百姓,让他们有说话的机会,让他们受到尊重。让就是一种宽容。每一个人都让一点空间,人与人之间就多一些和谐。有些人自己的力量强大一些,就不让与他人,无论是言论上还是行动上都要逞强,这样必然会生出争端。
小点儿对孔子老师说,先生,有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让的呀?孔子老师笑着说,小点儿当仁不让,于师见义,可以勇为之。在追求利益上应该让与别人,而在追求价值、正义、仁爱上应该主动作为啊。子贡说,先生说的真好啊。追求正义、奉献仁爱,需要勇敢与爱心,可惜在这上面争先的人少啊。孔子老师说,这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啊。君子,真正的读书人追求的是价值,而小人、政客们追求的不是价值,而是一时的利益与功绩。
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不用礼让来治理国家,空谈礼仪会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