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堂-32如何让百姓信服
孔子学堂之如何让百姓信服。
孔子见鲁哀公鲁哀公一直对一个问题有些不解,怎样使百姓相信自己?怎样才能做到让百姓打心眼里服自己?孔子与鲁哀公说着说着,鲁哀公。
忍不住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问孔子老师。孔子老师对鲁哀公说。你是怎样让你的孩子信服你的呢?鲁哀公说在他面前表现出父亲应有的威严。还有还有就是养育他们应该做的那些事情呗,让他们吃好穿好,衣食无忧。还有孔子还在追问,鲁哀公有点迷惑了,说道还能有什么?孔子老师。孔子说,还有啊,你爱他们,你爱他们,爱的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了。鲁哀公笑了,说道,是啊,天下父母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呀,但不能溺爱他们,我在他们面前表现威严,就是让他们懂得敬畏,长大了才能做个正直善良的人。
孔子也笑了,说道,你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们都能感受得到,但你要让百姓都感受到你爱他们,就不容易了。再说,是百姓养育你,而不是你养育百姓,百姓要服你。你可以用军队让他们害怕你,但也可以通过为百姓主持公道正义使百姓啊幸福。你感受到你的力量与权威,关键看你如何选择了。鲁哀公说,先生的意思我懂了,为百姓主持正义是一种大爱,也是一种回报。但有时候总是权贵们对百姓不易,所以要主持公道与正义,就得与权贵们斗争。
孔子说,是啊,所以有些君王选择了与权贵一起通过暴力来镇Y百姓,使百姓臣服。而明智的君王却通过主持正义来取信于民。取信于民的民拥护爱戴与权贵一起欺压百姓的百姓,迟早要推翻他们。鲁哀公觉得孔子说的非常有道理,就问孔子,先生说的真好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但先生为什么不从政呢?孔子回答道,君王有君王的正事,读书人有读书人的正式。尚书上说,在家孝敬父母,与兄弟有爱,他也会深刻地影响着Z治。君王是自上而下影响社会,而读书人是通过改变民风民俗来影响社会,而持久影响社会的是后者。鲁哀公叹道,是啊,做君王的不过影响社会几年几十年,而读书人影响社会道德风俗,则可能是几百年几千年呢。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X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X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