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地球科学课-01古人教你看云识天气
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冯叔叔有一个爱好,就是特别喜欢去旅行,而且尤其喜欢去那种偏僻的深山老林去探险。去这种地方什么都好,又安静,能够放飞自我。
但是可能会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天气变化非常的快。有时候又没有网络,看不了电视,手机信号也不大好。那么怎么知道接下来的天气怎么样呢?怎么去提前做好准备呢?同样的,古代的人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当中,但凡有个远行或者是祭祖等等的活动,他们又是怎么知道天气的呢?我们来开动脑筋想一想,噔噔噔,没错,那就是看天上的云。你知道吗?
在很久以前,人们就是通过观察云来预报天气的。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当中就有许许多多关于云雾的记载。早期的农耕社会生产力低下,农作物的收成受到天气的影响非常大。聪明的古人就在耕作实践当中,逐渐的认识到这个云和天气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还对云产生了敬畏和崇拜。看来这个云在那个时候可是偶像级的人物。在殷商时期就是电视剧封神榜来讲述的。那个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定期祭拜云了,人们把云绘制在岩壁,还有器物上来膜拜,这就是云门的由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上的祥云就是这样的云纹。
随着时间的推移,祭奠云在诗词歌赋里赞美云已经不能够满足大家对于天气预报的需求以及好收成的期望了。于是乎等等等这重点来了,人们开始观察研究云的变化,来尝试预报天气,观云识天气。就此诞生了唐代的黄子发写出了项羽书。这个项羽可不是西楚霸王那个项羽,而是向面的向下雨的雨。这本书是介绍了通过观察云的形状和颜色来预测天气的方法。
说了这么多,冯叔叔我也要简单的跟你们讲讲这门古老而又不过时的手艺,那就是关云十天,要教手艺了,仔细听。首先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今天的主角云云分为三组,十属二十9类。听着已经蒙圈了,是不是?不光是你叔叔也蒙圈了。所以叔叔要告诉你一个更容易记的方法。
首先我们看云要先看它的高度,那么叔叔先来告诉你什么样的云算高云呢?云底高度在5000米以上的云就算作是高云。我们类比一下,这个喜马拉雅山脉,它的高度基本上是在7000米上下,所以到喜马拉雅山脉级别的就是高云了。
那什么样的云是低云呢?大家知道我们高山之上有五月,而五岳当中的最高峰就是西岳华山2100多米,所以华山高峰上下的就是嘀云了。而2500米到5000米之间的就是中云。平时你要多多的观察,而且这心里有个大致的印象,还要充分的发挥一下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