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必须学会的安身立命之学-23成人之美:多一点成全,多一点宽容
这一课我们讨论第23个立命法则,成人之美,多一点成全,多一点宽容。成人之美这个词语最初是来源于孔子的论语。孔子就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他的意思就是说君子通常会帮助别人实现他的善愿,不会帮助别人实现他的恶愿。这个叫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了凡四训》:必须学会的安身立命之学-23成人之美:多一点成全,多一点宽容
这一课我们讨论第23个立命法则,成人之美,多一点成全,多一点宽容。成人之美这个词语最初是来源于孔子的论语。孔子就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他的意思就是说君子通常会帮助别人实现他的善愿,不会帮助别人实现他的恶愿。这个叫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袁了凡根据孔子的意思,把成人之美具体化为就是一块藏有玉的这种石头。假如你把它扔到了垃圾里,他就成了断砖烂瓦。但假如你把它精心去雕琢,就成了贵重的玉器。所以凡是见到人做一件好事,或者是个人的志向有可取的地方,那就应该引导和扶持,极力去成就他,或者称赞鼓励,或者为他提供帮助,或者为他辩白、诬陷、诽谤,一定要使他有所成就。
根据这个意思,袁两燔又引申出个看法,就是对于异类的宽容也是成人之美。他就是说人们一般不喜欢异类,就是跟我们不一样的人,而善良的人往往是异类。当然就是我们不能反过来说,异类一定是善良的人。就像你看我们有时候说艺术家往往是神经兮兮的,有点神经质。但是你绝对不能说凡是神经质的一定是艺术家。在袁了凡看来,一般社会里面善良的正直的人其实并不多,大多数人是随大流,并没有什么主见,因而呢,善良的人就会被看作是异类而受到排挤,在世俗社会当中甚至难以立足。他说,富有才华的人往往刚正不阿,不讲究那种世俗的礼仪,很容易受到攻击,受到指责,也常常就是说被看作是异类。那么这一段短短的话,袁了凡是在提醒我们,成人之美不只是简单的相互帮助,相互成全,还有更为重要的内涵,就是对于少数异类的宽容。
那么为什么善良的人会受到排斥?我是觉得有一本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叫乌合之众。这本书用乌合之众这个概念,我觉得就做了一个回答。为什么就是说善良正直的人容易受到排挤?因为很多人是乌合之众。当群体表现为乌合之众的时候,那些善良的、有才华的,有独立见解的人就会受到排挤。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写了这本书,他研究的是大众心理和群体行为。虽然对这本书的评价不太一致,但是这本书确实提出了群体心理的问题。也像袁了凡那样,认为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组建。勒庞把群体描述为乌合之众。乌合之众这个词语来源于拉丁文的一个词,拉丁文里的意思是一群人。勒庞认为就是说当人们聚在一起形成群体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会和单个人有所不同,而且这种不同并不是有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