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现场:考古大师课-16【魏晋南北朝】南京象山王氏墓:古代玻璃与丝绸之路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魏晋南北朝时候的进口玻璃器。我们是从南京象山七号墓出土的玻璃杯来谈起。
1970年的时候,在南京象山的王氏家族墓里头,出土了两件磨花玻璃杯。这个像现在的杯子一样很透明,而且刻花磨花磨得很好。这个家族象山家族的王氏家族是个很不简单的家族,是西晋东晋期期间是非常有名望的一个家族,比如说王羲之,都是这个家族。我们有几个墓出土了墓志铭,我们知道确切的时间,但是这七号墓没有发现墓志铭,但根据其他墓的情况,推测他是王毅墓。王毅也是很了不起,他本身就是王西汁的叔叔辈的,他自己也是文学家、画家,很有文化气息的这么一个文人。
因为这出土的这个玻璃杯,在国内和国外都引起人的注意,因为像现代玻璃这种材料,大家一般都认为是现代的材料。但实际上玻璃它是一种人造的固体材料,是经过熔融成型的一种非晶态的无机物。也可以说它是物质的第四种形态。就表面上看起来是固态,但是它的内部它保持着液态的结构。实际上它的材料都很简单,主要的原料用石英砂。但是石英砂的如果要熔融的温度需要很高,需要1600摄氏度以上。我们可以需要里头加上一些助溶剂。一般的助溶剂是纯碱,就是苏打、草木灰或者是铅丹,其中再加上一点石灰就能制成玻璃了。
中国人往往对玻璃有些错误的一些观念,因为经常认为玻璃是个很现代的材料,其实不对,玻璃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人造材料之一,根据考古发现,它诞生于公元前25世纪到23世纪的两河流域。那是不是最早的玻璃出现了?而且在玻璃,大家现在都认为玻璃是一个很廉价的材料。其实在历史上,玻璃曾是最昂贵的材料之一。圣经旧约约伯记中就既有黄金和玻璃不能与智慧相比。当然这里是说智慧最珍贵,但是黄金和玻璃是同样非常珍贵的材料。
玻璃从它诞生起就是非常受欢迎的贸易品。像公元前20世纪的两河流域和埃及的玻璃,就很难辨哪边是流入的,哪边是自己生产的。所以丝绸之路与玻璃器的输入就关系密切。象山七号墓的那玻璃是个典型的罗马玻璃。
我们知道中国文明中间对世界文明最大的一贡献之一,就是发明了瓷器。玻璃器正好是西方世界对世界文明发明的很重要的材料,而且在罗马玻璃是在玻璃发展史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而且罗马玻璃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也已经输入到汉代的中国。像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就成为版图囊括的地中海沿岸的大帝国。但是波利叶就是罗马帝国的主要手工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