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通透人性-18有功者的结局:《淮阴侯列传》(下)
这一讲,我们接着聊韩信。事实上当时刘邦和项羽两个人争夺天下,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这个因素是谁呢?就是韩信为什么?因为刘邦善于两个人对峙,他已经进入了这个相持的阶段。
读《史记》,通透人性-18有功者的结局:《淮阴侯列传》(下)
这一讲,我们接着聊韩信。事实上当时刘邦和项羽两个人争夺天下,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这个因素是谁呢?就是韩信为什么?因为刘邦善于两个人对峙,他已经进入了这个相持的阶段。
相持的阶段的话,现在有一方很重要的势力在北方,就是韩信。韩信当时已经平定了这个齐国,平定了赵国,他占据对着整个的北方很大一部分势力。这个时候韩信有两个选择,因为他的身份是刘邦阵营的,他是刘邦的手下,他第一个选择当然是要帮助刘邦来攻打项羽,帮助刘邦攻打项羽之后,最后天下是刘邦的,他是一个有功之臣,他可以封侯,可以封王,这是他的第一个选择。但是他还面临着第二个选择,那就是既不帮刘邦,也不帮项羽,而是干嘛的?而是自己自成一方势力。实际上就像是当时的那个三国时期,后来的这个三国时期,完全可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个时候项羽就派人去争取韩信的支持。项羽派谁呢?派一个人叫舞社,一个说客去争取韩信的支持。舞社跟他讲了一大通之后,韩信拒绝了。韩信说,当初刘邦对我有恩,我在项羽那里没有受到任何的优待,项羽只是把我当做一个普通人去看待。我之所以有今天,是刘邦,是汉王,是他让我有了今天的这个地位,所以我不能忘恩的,我不能做一个忘恩负义之人。武摄于是就离开了五射。走了之后,这个韩信他的谋士快通又接着来说服韩信,他说你现在你完全有能力自成一派,你没必要帮助刘邦去打天下,你自成一派,你自己当王的话,这个日子过得多潇洒,但是又被韩信拒绝了,韩信两次拒绝了别人的游说,他最后忠心耿耿的帮助刘邦打下了先。
那么打下天下之后,韩信的结局如何呢?我们来看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当时带着兵一起来把项羽围困在垓下,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这是每次韩信打赢了胜仗之后,刘邦一定会做的事情。就是刘邦会把韩信的这个兵权夺走,把韩信的这个精兵带走,他一定要削弱。对刘邦来说,韩信既是一个可用之人,同时也是一个定时器。就这个人弄不好,他自己兵权一大,有可能就反了。所以每次韩信打了胜仗,刘邦就把兵从他手里边夺走。
汉五年正月,以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封他为楚王。这个时候韩信的结局应该说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