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牡丹亭》-27一出戏救了一个剧种
我们今天继续来讲牡丹亭。昆曲大家都知道是发源于昆山,也就是苏州那一带了。它发源于那一带,我想主要原因是吴语系的地区。吴语系地区他的一个语言就决定了一个戏曲的唱腔。所以我想吴语,我们说吴侬软语,当然就是影响昆曲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语言。
昆曲他是可以说什么?江南文化的精髓。江南的文化感觉上的话是非常比较婉约、比较柔和、比较抒情,比较这种的风格的。我想是昆曲子足足代表了江南文化的精髓。江南文化除了音乐以外,他们的文学,他们的绘画都表现这一个这种风格。江南的风格有别于北方一些,像陕西,北方的一些强调比较高亢激昂那种。所以他的音乐是非常我们说婉转缠绵,一唱三叹。
昆曲本来开始是一个地方音乐昆腔,他们的地方音乐那时候比较原始比较粗糙的。或者经过一些大音乐家,像魏良甫,像杨晨宇这些大家经过他们精雕细琢,经过他们的打磨,所以就把昆曲弄得非常音乐,非常精确优美的这么一种音乐,所以也叫做水磨调。它是开始的时候在江南这一带,苏州、杭州,那时候金陵、南京、扬州这一带,这些都是昆曲的重镇。很兴盛的时候是从晚明到清朝中叶。黔江有两百多年兴盛起,可以说独霸中国剧坛。下至市井小民,上至王公贵族,他们都很沉迷于这个昆曲的,所以昆曲兴盛了两百多年。
那个时候的昆曲的文本是传奇了,但也有一部分是从元杂剧改编过来的。他是继承的昆曲继承的所谓的当时元杂剧是北方戏曲,南方戏曲,有有南戏的,南方也有戏曲的南戏。南戏很有名的像琵琶记、金钗记这些的音乐什么也就影响了昆曲的。所以昆曲的本质叫传奇本质。这个传奇本质是有别于杂剧的。杂剧的是基本上是四则是一个人唱到底,传奇就不是了。有时候有二三十则、四五十则、六七十则很长的,有很多枝枝节节的这种结构比文章就松散的多。
昆曲它的唱腔都是些曲牌,曲牌唱腔都是诗。所以昆曲整个来讲,它的文学的底蕴特别厚。因为它都是诗的,它继承了唐诗宋词元曲这个大的抒情诗传统。
昆曲给他最简单的一个定义就是昆曲是把我们抒情诗的意境用戈舞具体表现在舞台上。意境是让你想象的了,把歌功舞会的实在的表现在这个舞台上,所以他的文学底蕴特别厚。它还有个很大的特性,它是个载歌载舞的形式,就是每唱一句都有一个非常优美的舞蹈配合他,所以昆曲的身段特别繁复,一个人唱单都要单独舞。如果是两个人那种圣诞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