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心理学-17为什么你总是丧的不行?
如果你有看过哈利波特这套小说或者是电影,除了那些酷炫的魔法特效以外,我相信很多同学肯定对其中出现的一些怪物也是印象深刻。
在所有的怪物当中,有一种叫做摄魂怪的魔法生物。是特别的可怕。他身高大约3米,总是披着一件黑色的带兜帽的斗篷,远远看着就感觉和腐烂的尸体差不多。他们总是在最阴暗最污秽的地方出没,但你绝对不会想要看到他们,因为他们会把和平、梦想和快乐,各种积极的记忆从你的周围空气中吸走,留给你的只有悲观和绝望。有同学可能觉得这种怪物肯定只会存在小说当中,你先别急着下结论。实际上作者罗琳之所以能够创造出这种摄魂怪这么可怕的怪物,并且还将他描绘的那么绘声绘色,让人读到就感觉不寒而栗,就是因为他自己曾经真的亲身经历过类似的感觉。在他的第一本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出版之前,由于生活穷困潦倒,一度走投无路,当时的罗琳曾经深深的陷入一种极度的沮丧感当中,感觉就好像遇到了摄魂怪,被吸走了一切快乐的记忆,而这种陷入黑暗时的绝望感受,最后就成了庐陵创造摄魂怪的灵感来源。
当然,这虽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只要你稍微留意一下你的周围,你会发现,不管是在网上还是在现实世界中,各种负面情绪似乎离我们并不遥远。比方说,有的人总是在抱怨,不是抱怨周围环境不好,就是抱怨别人对待自己不公平,甚至有的人可能觉得自己之所以老是失败,就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结果以后连尝试都不愿意尝试了,每次都会用我不会,我不懂作为借口。在这几年,还有一些商家推出了全部以丧为主题的产品,什么碌碌无为红茶呀、浪费生命绿茶呀,还有混吃等死奶绿等等,光听这些东西的名,而相信你现在也能感受到一股满满的丧气正迎面而来,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丧文化的流行呢?你自己也有没有过这种丧气满满的时候呢?心理学家认为,这不是因为我们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一种叫做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那什么是习得性无助呢?今天鞠老师就来带你了解这种心理状态的由来,以及如何破解习得性无助的秘方。
说到西德新无助,就不得不提到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以狗为对象做了一组实验。塞利格曼先把一条狗放在笼子里,但这个笼子可不是一般的笼子,这个笼子中间有一个隔板,而这个隔板正好可以把这个笼子一分为二,这个隔板的高度也正好到这条狗的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