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故事-49兵家必争之地:虎牢关之战
今天咱们要讲九地篇,这一篇主要是讲九种地形对作战有重要的影响。这节课我们专门探讨一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地是征地。征地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唐朝的时候,李世民和窦建德的虎牢关之战,就是用了孙子的征地策略。我带你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在讲这个战例之前,咱们先来看看这个策略说的是啥。孙子兵法地形篇说,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第,意思就是这块地盘谁先占领了就会对谁有利,为什么呢?因为只要占了有利的地势,少可以胜重,弱可以击强。接下来我就带你走进隋朝末年,去领略一下李世民和窦建德的虎牢关大战。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荒淫残报,各地起兵军风起云涌,上演了一幕幕群雄逐鹿的征战大戏,其中最精彩的要数太原留守李渊率领的一支起兵军。李渊还是杨广亲姨妈家的表哥,这一看表弟实在是太荒唐了,于是在太原起兵建立了大唐帝国。
李渊建立大唐之后,二儿子李世民一举消灭了关中一带的很多政权。最后还有两个政权很棘手,一个是王世充在洛阳建立的郑国,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割据势力。还有一个是窦建德在河北建立的夏国,也很嚣张。李渊想统一全国,这两个政权肯定是要收拾的,但是想消灭这两股势力并不容易,因为他们其中一个有难,另外一个就会救援。
李世民决定先攻打王世充,他率领三万多大军攻打郑国首都洛阳,双方鏖战八个月。王世充呢,本来是胡人出身,天生彪悍,加上他的手下都是隋朝的精兵,和李世民作战可以说是强强相遇,谁也不示弱,双方都耗得是筋疲力尽。最后王世充索性不打了,缩在洛阳城不出来。他想着,总有一天李世民在城外耗不下去的时候,自然就会撤兵。李世民面对坚固的洛阳城,试图攻了几次都失败了,不仅伤亡惨重,而且大队人马就这样干耗着,马上没吃没喝。咱们都知道,李世民那绝非平庸之辈,他想到了一种叫做拔萝卜的战术。你王世充不是缩在洛阳城里不出来吗?那我就把你洛阳城外的地盘照单全收,结果洛阳城立刻就成为了一座孤岛。
孤立无援的王世充给窦建德写了一封求救信,让斗哥赶紧过来救救自己。窦建德听到消息,心想,唇亡齿寒,如果王世充战败,下一步我也得玩完。哎呀,我还是救吧。于是,窦建德立刻率10万大军来援助王世充。
听说窦建德要来帮王世充,唐军顿时坐不住了,因为洛阳城一直攻不下来,士卒们非常气馁,又加上缺粮,每天是有气无力,崩溃到了极点,偏偏又来了个帮忙的老豆,看来呀,唐军注定要失败了。自幼便熟读兵法的李世民天生就不服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