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古诗启蒙-04《回乡偶书》感受家庭的温暖
每年过春节都会跟着家里人回到老家看一看。老家每年都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说道路变宽了,多了一些饭店,多了很多商场了。你的老家在哪里呢?每年有些什么变化呢?
今天婷婷姐姐要跟大家讲的是唐朝大诗人贺知章写的回乡偶书,讲的就是家乡的变化。先听婷婷姐姐唱一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说出来。
诗人贺知章在他年少的时候就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到京城去做官。一直过了五十多年,他都86岁了才回到家乡,发现家乡变化好大,心中有好多好多感触。写了这首回乡偶书,大家再听婷婷姐姐读一遍。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是一首七言绝句,偶书就是偶然写下的意思。书不是指我们平时经常看到的书本,而是指写下来的意思。我们平时也可以随时随地把所见所感写下来,都可以叫做偶书。
很多朋友啊会写日记,把自己一天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有很多小朋友也非常讨厌写日记,觉得写的好辛苦。其实你可以写一段或者写一句话,把你自己平时想说的说出来就可以了。比方说我们春游回来,把看到的感受到的就写下来,叫做游园偶书。
下面婷婷姐姐给大家说说这首诗,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贺知章是浙江人,他小的时候非常喜欢学习作诗,写文章、写书法都非常的好,远近闻名。常常有乡里乡亲求他写文章、写字,然后大家一起拿过来传阅欣赏。年少的时候,他就离开了家乡,到京城去上学。37岁那年中了进士之后就一直在朝做官,直到86岁才回到久别的家乡。所以是少小离家老大回,少小与老大离和回这两个相反意思的词,把诗人离家时的风华正茂和回到家时的老态龙钟做了对比。
刚才提到贺知章在37岁那年中了进士。这个近视可能大家都听过,但是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婷婷姐姐今天就跟大家讲一下,中国古代从隋朝开始就实行了这种科举考试制度,就跟我们平时考试一样,目的是用来选拔人才。那个时候的考生没有年龄的限制,小到几岁,大到六十几岁都可以去参加考试。考试分为三级,首先要考的是相当于我们现在市县一级的考试,通过就会被称为秀才。秀才也很难考,一般每次只能考上一两个。秀才们就有资格参加更厉害的省一级的考试了,通过的人就会被称为举人,举就是举重的举。所有举人再去参加全国的考试,再通过就会被叫做进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