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生物学-03丨记忆也可以移植吗?
这是咱们的第三讲,上一讲我给你讲了水母的故事,水母是一种辐射对称的动物,今天要讲的是两侧对称度。你看屏幕上的这颗眼花树,今天要说的扁形洞就是两侧对称洞中结构。亲爱的朋友你好,请添加微信19008522,进全网课程分享更新群微信19008522。
比较简单的一类扁形动物有一万多种。但是你现在在生活当中,却不大可能见到他们。典型动物的典型代表是涡虫。现在你在屏幕上看到的就是涡虫。你可能注意到了涡虫的背上有两个小圆点,看起来像是眼睛。其实这两个小圆点结构比眼睛要简单得多,只能感受到光线的强弱,所以还不能叫眼睛,而叫眼点。涡虫的两个圆点看起来有点像斗鸡眼,傻乎乎的,但实际上涡虫却是凶猛的捕食者,他们的腹部有一张嘴,能够捕食小动物。
你别看这涡虫长得不起眼,他可是实验室里的常客,科学家们经常用它来研究各种生命现象。比如说记忆到底能不能被移植?想知道涡虫的记忆能不能移植,得先知道他到底有没有记忆。万一他根本就没有记忆力,那还研究个什么劲儿呢?
1955年有个美国科学家名叫麦康奈尔,他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这个实验很简单,就是条件反射。麦康奈尔一边用光照水里的涡虫,一边给水里通电。电了一些涡虫,他们被电了肯定不舒服,每电一下都想逃跑。这个实验重复几次以后,麦康奈尔就把电器给停了,改成了只用光照涡虫。如果这些涡虫看到光就跑,那说明他们记住了,这样会被电。如果没逃跑,那就说明他们没有记忆。实验的结果是这些之前被电过的涡虫还真有记忆,因为他们确实建立了条件反射,而且记性还不错,一看见光就四处逃跑。
确认了这涡虫有记忆,那怎么确认记忆是否能移植呢?这就牵扯到涡虫的一个特性了,它能再生。你看你把一条涡虫切成几块,它就能长成几个新涡虫。最厉害的有一次一条涡虫被切成了279段,最后生生就长出来279个新的涡虫。麦康奈尔他把产生了条件反射的涡虫切成两半,让他们再生,最后发现再生出来的两个新窝虫,它们都保留着之前的记忆,那就是见光就跑。不过这样做还是不能说明记忆能移植,那是再生,不是移植,不是把一条涡虫的记忆直接转给了另一条。
所以麦康奈尔又设计了一项实验,这个实验你听着可能会觉得有点残忍……